崔瑜的心情卻糾結得很。辛毗這一招太狠了,若能施行,劉備的計劃就全部落空了。如今他知道了作戰計劃,要不要通報劉備?通報很危險,一旦被發現,很可能直接被殺。不通報,劉備必敗,他就只能以假為真。
辛毗對崔瑜的糾結一目了然,卻佯做不知,請崔瑜提供幾條路線以供選擇。崔瑜無奈,根據他掌握的信息選擇了幾條路線。辛毗命參軍在地圖上標注,讓張遼仔細記好。
一切安排妥當,眾將按令行事。休整的休整,出擊的出擊。
魯肅說到做到,很快下達了兩份公告:一份給河東各縣的大小官吏,一份給全河東的百姓,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指大陽縣的吏民。
這兩份公告寫得很具體,沒有敷衍的意思,可操作性極強。首先興奮起來的就是大陽縣的掾吏。他們不知道崔瑜是詐降,沒想過以后還會換君主,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前途,如今聽說只要用心做事就可以前程無憂,不用擔心自己的身份,他們當然要好好努力一下,就算魯肅要他們搶百姓的最后口糧,他們都會全力以赴,何況魯肅的條件這么優惠,百姓再不獻糧簡直就是沒良心了,必須嚴懲才行。
于是,不用崔瑜督促,收到命令的官吏立刻行動起來,以最快的速度將公告傳達到各鄉里。
崔瑜表面上忙于公務,暗地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魯肅的動靜這么大,劉備很快就能收到相關的消息,要不要主動傳遞情報成了他必須做出的選擇。
反復權衡之后,他決定還是按照既定計劃,向劉備傳遞消息。俗話說得好,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詐降固然有罪,魯肅最多殺他一人,說不定還能看在弟弟崔琰的面子上饒他一死。如果劉備認定他背叛,家人肯定沒命,再將消息泄露出來,他在吳國也不可能有什么前程。
但他沒想到的是辛毗早就盯上了他,他的信使剛出大營就被斥候捕獲了。辛毗拿到了證據,卻佯做不知,一有空就找崔瑜下棋聊天,或者討論天下大勢,或者說說最近收到的與崔琰有關的消息。看著信心滿滿的辛毗,聽著吳國的大好形勢,得知弟弟崔琰在全柔麾下如魚得水,崔瑜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張遼帶著呂小環和三百精騎出發了。高順到大營外送行。他嚴厲的對呂小環說,軍中自有法度,尤其是外出執行任務時,你切不可如營中一般任性,凡事要聽文遠的安排。
呂小環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高順。見高順這么鄭重,她也不敢大意,以呂布的名義起誓,一定聽從張遼的安排,絕不亂來。
高順又叮囑了張遼幾句,這才揮手告別。
張遼帶著呂小環離開大營,沿著中條山北麓向西,直奔鹽池。顛軨坂原本就是為運鹽而開辟的商道,離鹽池很近,路也好走,張遼行動又快,中午出發,當天晚上就到了鹽池西。他沒有停留,繞過鹽池,直奔猗氏縣。在縣城外的傳舍吃了一頓飯,又補充了一些糧草和飲水,隨即奔向安邑。
新上任的中山國大農衛覬正在鹽池附近收鹽,得知有一支吳國騎兵出現在猗氏附近,人馬精練,行動迅速,非常緊張,立刻派人匯報劉備,請劉備安排騎兵圍殲,又派人通知安邑城外的大軍,提醒他們加強戒備,以免被騎兵突襲。
衛覬的命令送出的時候,張遼、呂小環已經趕了一夜路,出現在安邑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