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劉備中軍的戰旗出現在陣前,身后站著甲胄整齊的數千士卒,蔣欽立刻發出旗號,提醒高順小心。他曾對高順說過劉備與吳王的瓜葛,也說過劉備處處學吳王的事,但他擔心高順不夠重視,吃了劉備的虧。兵力懸殊,又被對方重兵圍困,士氣非常重要,重大損失更不可承受。
高順也看到了劉備的戰旗,不敢大意,一邊回復蔣欽,一邊瞇著眼睛,打量著兩三百步外的戰旗,看著戰旗下劉備和中軍精銳的身影,嘴角挑起淺笑。才打了半天,劉備就親自上陣,看來是真心著急,生怕安邑城里的魯肅追出來,將他截在城外。
兵力相差這么多,劉備還這么緊張,他是真的怕了吳軍,怕了吳王。可即使如此畏懼,他卻還是不肯放棄,不肯俯首稱臣,也算得一時梟雄。
看到劉備調集弓弩手,又準備大盾,高順知道自己和部下即將面臨一場惡戰。有時候笨辦法就是最好的辦法,當密密麻麻的人群擠壓過來,就算有再好的武藝也不頂用,只能如野獸般互相撕咬,再精銳的士卒也很快會力竭,然后被殺死。
看來劉備雖然畏懼吳王和吳軍,可是面對其他人時,他還是夠狠的。他不去攻擊蔣欽,集中兵力來攻擊我,想必是把我當成了軟柿子,要用的我首級祭旗。
高順心中暗自冷笑,開始發布命令,調整戰術,同時命令騎兵做好準備。變陣時,大量的將士轉換位置,還有不少民伕夾雜其中,極易產生混亂,正是騎兵突擊的好機會。他居高臨下,看得清楚,劉備身邊沒有多少騎兵,這是一個很明顯的破綻,不用太可惜了。
劉備明明有萬余騎兵,為什么身邊只有兩三百騎?高順想不通其中的原因,但視線所及之內,他看不到更多的中山騎兵,即使有危險,他也要試一試。他只是關照騎兵將領不能戀戰,也不要以劉備為目標,以免被纏住,一旦情況有變,立刻撤回來,避免無謂的傷亡。
如果張遼在就好了,以他的能力,一定能把握好其中的分寸。
高順眼睛眨也不眨的看著遠處的陣地,命人搖旗擊鼓,所有的戰鼓都敲起來,把聲勢造得很大,以便掩飾騎兵出擊時的馬蹄聲。
聽到土崗上震耳欲聾的戰鼓聲,劉備都有些緊張,擔心高順會搶先發起反擊。他命令親衛營提高警惕,密集防守,以免被騎兵突襲。高順是呂布的部下,對騎兵的應用不會陌生。他居高臨下,肯定也能看到自己身邊騎兵數量不足,若是派騎兵突襲中軍,他會很危險。
司馬懿既興奮,又緊張。第一次親臨戰場,兩三萬人分布在方圓幾百步之內,旌旗招展,戰鼓雷鳴,傳令兵來回奔馳,最近的人說話都要扯著嗓子喊,這種感覺是坐在書齋里體會不到的。看著一隊隊的將士轉換陣型,即將發起新的攻擊,有一種說不出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