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率領一萬步卒,三千騎兵,率先趕到白波谷。
出發不久,前軍師賈逵就對張飛說,白波谷雖然是要害,但最要害的不是白波谷,而是永安。原因很簡單,在白波谷的東側還有一些小路可以通行,只是比較難走,而且缺水,不適合大軍行進,小股人馬還是可以走的。呂蒙如果得了永安,就算白波谷丟了,依然能扼住退往并州的道路。相反,如果呂蒙未能控制永安,就算白波谷堅不可破,他也無法徹底阻止劉備退往并州,只是制造了一些困難而已。
張飛覺得奇怪,問賈逵道:“軍議時,你為什么不告訴中山王這些情況?”
賈逵苦笑不語,良久才道:“聽聞將軍曾為吳王將,手中丈八蛇矛亦為吳王所贈?”
張飛看了一眼手中的丈八蛇矛,一聲嘆息。“誠如軍師所言。”
“將軍覺得若吳王率兵而來,河東可守嗎?”
張飛笑笑,笑得有些勉強。“吳王并未親至,如今統兵的是魯肅。”
“將軍,河東二十城,縱使攻克白波谷,中山王所據者亦不足一半,且鹽鐵盡失,良田、戶口大半為魯肅所有,如何能養活幾萬大軍?”
張飛笑不出來了。他對河東的情況知之甚少,賈逵卻是本地人,又做過幾任縣令長,熟悉戶口錢糧。他說支撐不住,那肯定就是支撐不住。他不解的是既然賈逵知道,裴潛等人自然也知道,他們為何不向劉備挑明這一點?如今大軍的錢糧主要由他們供應,如果他們說支撐不起,劉備非走不可。
“賈君,飛本武夫,對河東也不甚熟悉,還望賈君指點一二。”
賈逵清楚張飛的疑問,但他不好直說。裴潛他們不是不知道這一點,但他們舍不得自家的產業,只要有一線希望都不會放棄。他如果把事實向張飛和盤托出,等于揭了裴潛等人的底,以后就沒辦法在河東立足了。他當初任絳邑長還是受裴潛舉薦的,欠裴潛一份人情。
賈逵沉吟片刻。“將軍可知,河東本是堯舜禹三帝故都,又是三代京畿,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與河南、河內并稱三河,為何世族數量既不如河南、河內眾,實力又不如河南、河內強?”
張飛有點頭大。他景仰讀書人,卻又最怕和讀書人說話,他們有話不直接說,常常不著邊際,讓你不知道他們究竟在說什么。他向賈逵請教裴潛的事,賈逵卻說河東的歷史,這挨得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