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知道就一定是兒子,也許是女兒呢?”
“沒事,只要我沒死,總會有兒子的。”賈逵頓了頓,又道:“士信,聽說南陽本草堂有名醫,我想帶阿孟去看看,我們成親這么多年了,阿孟一直懷不上,應該找名醫看看究竟是什么問題。”
“那是得去看看,或許……唉,你等等,阿孟沒懷上?”柳孚忽然驚醒,瞪大了眼睛。
“現在還沒有,不過遲早會懷上的。”賈逵拍拍柳孚的肩膀,大步向張遼走去。
柳孚看著賈逵挺得筆直的背影,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張遼坐在馬背上,看著賈逵走來,一動不動。他看到柳孚和賈逵爭論,只是不知道他們在爭論什么,不過看到賈逵這副面無愧色的神情,他多少有些不喜。柳孚為了救賈逵,在他面前可是低三下四的說了不少好話,賈逵卻不見情,未免有失君子之道。
賈逵來到張遼面前,見張遼沒有下馬的意思,皺了皺眉。“將軍也是降將,是你當初戰敗被俘的時候,受降的將軍也是如此倨傲,還是將軍本性難移,歸降一年也沒學到一點君子之道?將軍,恕我直言,你太令我失望了。”
張遼很詫異,盯著賈逵看了好一會兒,緩緩下了馬,拱拱手,擠出一絲很不自然的笑容。“遼本武夫,豈能和賈君相提并論,失禮之處,還請賈君見諒。”
賈逵點點頭,拱手還禮。“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得知劉備全軍覆沒,呂蒙大喜,迅速將消息通報魯肅。
魯肅松了一口氣,隨即派人與柳元等人聯系,要求他們能主動獻城,結束戰事。柳元收到消息后,聯絡了一些河東籍將領,派人與王凌談判,希望王凌能認清形勢,向魯肅投降,免起刀兵之苦。
王凌拒絕了柳元的提議,迅速撤出臨汾,與王蓋會合。柳元雖然兵力比王凌多,卻沒有信心攔住王凌,只得眼睜睜地看著王凌撤出臨汾城。董亭一戰,并州騎兵的戰斗力有目共睹,連劉備的中山軍都不是對手,河東世家更不敢冒險。
得知劉備敗亡,王蓋、司馬懿也有些傻眼。反復商議后,他們決定撤出河東,返回并州。平陽、永安落入呂蒙之手,這條路是不能走了,所幸還有賈逵說過那條路。事不宜遲,王蓋決定立刻撤退,連裴潛等人都不通知,以免河東世家起了歹心,要拿他們的首級向魯肅邀功。
為了保密,他們連衛覬都沒通知,等大軍拔營起程,才派人聯系衛覬。衛覬見大軍拔營,正自奇怪,聽說劉備敗亡,王蓋等人要撤回并州,大驚失色,隨即又破口大罵。
但辱罵解決不了問題,衛覬發現自己無路可走。他固然可以去追王蓋,可是追上了又能如何?他們根本不信任他,他又失去了絕大部分財產,到并州也是寄人籬下,茍延殘喘,一兩代人之內都不可能有重振家業的希望。再說了,劉備不是孫策對手,王蓋就是嗎?
魯肅奪取河東之后,絕不會停下腳步,下一步就是進攻并州。
衛覬反復權衡,決定去找裴潛商量。
裴潛搶先一步收到了消息。柳孚勸降了柳元后,徑直來到聞喜,勸裴潛投降。他也沒多說什么,只是將劉備的中山王璽擺在裴潛面前。這是從劉備身上得來的,上面還有劉備的血。
裴潛半晌沒說話。他知道劉備戰勝孫策的可能性不大,但他沒想到劉備會敗得這么快,短短兩個月,不僅河東被魯肅攻占,就連劉備本人都戰死了,吳軍的攻擊簡直勢不可擋。
事到如今,他還能有什么選擇?就算是想殉死都不知道能為誰而死。
看到衛覬時,裴潛心里多了些安慰。不管怎么說,聞喜裴氏比安邑衛氏要好多了,至少無仇無怨。他對衛覬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再說你衛家當初那么對蔡琰的確有些過份。事到如今,你也只能低頭了,總不能因為這點事就葬送整個衛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