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吳六年,三月三,建業,紫金山。
孫策與徐岳并肩站在一起,看著面前一片平坦的凹地,說道:“大師,此地如何?”
徐岳撫著花白的胡須,連連點頭,圓團團的臉上滿是抑制不住的笑容。身為學院大祭酒,他知道孫策重視學術,一定會給他安排一個好地方建觀象臺,卻沒想到這個好地方會是紫金山上的風水寶地。紫金山又名鐘山,是為了避孫鐘之名才改名的,可以算是孫氏祖山。能在這座山上建觀象臺,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此地藏風聚水,好固然是好,只是……”
“既然大師說好,那就這么定了。”孫策擺擺手,禮貌地打斷了徐岳。他知道徐岳早就看中了這個地方,只是不敢說。不得不說,徐岳那套風水理念還是有點科學成份的,后世紫金山天文臺就建在這個位置,現在不過是提前一千七百多年而已。
這一千七百多年,就是他為華夏爭取到的先機,建起這座觀象臺,這座只為研究天文,卻無須為皇權服務的天文臺,就是抬頭看宇宙的第一步,自然要挑一個好地方。以數理為基礎的現代為科學最初就是從天文學起步,而徐岳現在的研究已經看到了門檻,他的橢圓性軌道假說已經得以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可,他的宏愿一步步成為現實,區區一座觀象臺又何足道哉。就算是徐岳看中了太初宮,他也會讓出來。
“大師,人處天地之間,要想真正的天人合一,首先就要認識天地。”孫策輕聲說道:“大師醉心學術,孤是極為欽佩的,不過還是要向大師提點建議。”
徐岳還沉浸在未來的觀象臺之中不可自拔,下意識地點頭答應,卻沒往心里去。孫策知道他激動,也沒催他,靜靜地等著。一旁的闞澤見了,悄悄的扯了扯徐岳的袖子,又咳嗽了一聲,徐岳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行禮。
“請大王直言,請大王直言。”
孫策笑笑,看了闞澤一眼,微微頜首。“大師,學術傳承靠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一個人登不上一座山,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持續努力才能征服一座又一座的高峰。你說呢?”
徐岳眨眨眼睛,有些茫然,回頭看看闞澤。闞澤知道他一心學術,不明白孫策的意思,只好代答。“大王,大祭酒最近有幾個難題要解,將教學的任務交給了我們幾人。我們學術不精,又不夠勤奮,可能引起了一些學生的意見,這都是我們的責任。今后我們會加倍努力的,絕不會再讓大王聽到類似的投訴。”
孫策笑了。“祭酒太謙虛了,你們的辛勤孤是知道的,你們的才華也是有目共睹。不過也怨不得學子們抱怨。他們不遠千里,從八方而來,會聚建業,恨不得將諸位胸中所學都挑撿一番,豈能看著大祭酒這座高山在前卻不能當面請益。”
闞澤連聲答應,又向徐岳使眼色。徐岳也明白過來了。這段時間他全力研究橢圓形軌道的計算,耽誤了教學,引起了學子們的抱怨,到太初宮告狀去了。闞澤、趙嬰已經向他提過建議,他的兒子徐數也因此從學院趕回山上,和他談過這件事,希望他能平衡一下,抽出點時間來教授學生,沒想到孫策又當面提起。
“臣……疏懶,累及大王,罪該萬死。”
“大師言重了。”孫策哈哈一笑。“大師醉心學術,不問其余,這份赤子之心難得。孤也不敢太勞累你,只是希望你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向學生們講講你最近的研究成果。如果有人有興趣,說不定還能助你一臂之力,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