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群情激憤,難樓也翻了臉,命人砍下了提脫的首級,將他的部落分給他其他的小帥。
就在烏桓人內部洗牌的時候,沈友在白山做短暫停留,隨即出塞,奔襲塞外的鮮卑人。他要求難樓按兵不動,準備好牛羊酒食,等著慶功即可。難樓正中下懷,集結精銳自保。在他看來,沈友出塞作戰,縱使能勝,戰果也有限,說不定還會遭受挫折,到時候鮮卑人報復,沈友必然依賴烏桓人,烏桓人就還能保持一定的獨立性。
沈友從寧縣出塞,沿著長城西進,一天一夜后,出現在馬城西北。
鮮卑人一點準備也沒有。他們的注意力全在馬城方向,根本沒想到吳軍會從白山方向出現,收到斥候急報時,吳軍已經到了三十里外。
倉促之間,鮮卑人來不及商量,只能各自為戰。
首當其沖的是拓跋鋒的弟弟拓跋弘。拓跋鋒率部襲擊白鹿部落,與提脫聯絡的任務就交給了拓跋弘,他的駐地離白山最近,就在一片湖泊的邊上。他背后就是湖,撤退的路徑受限,很容易被吳軍截成幾段,損失會非常慘重。消息來得突然,他也不清楚來了多少,覺得自己應該有一戰之力。他一邊派人向其他部落求援,一邊立陣迎戰,希望吳軍來得匆忙,馬力不足,他以逸待勞,還可以堅持一陣,說不定還能反敗為勝。
可是戰斗一開始,他就知道自己想多了。
沈友根本沒打算給他留機會。輕騎押陣,兩翼包抄,甲騎正面突擊,號角聲一響,一千甲騎便橫向排開,在朝陽的照耀下,像一道燒得發紅的鐵流奔騰而來。
鮮卑人策馬迎戰,相隔百步時,先用騎射,無數騎士彎弓搭箭,射出一陣陣箭雨。
甲騎無動于衷,視鮮卑人的箭雨如無物,保持著正常的沖擊速度,轟隆隆地碾了過去。鮮卑人的箭矢射在人和戰馬的精甲上,敲出點點火星,一閃即沒。
鮮卑人無奈,只得收起弓箭,挺起長矛,拔出戰刀,沖向沉默冷酷的甲騎。
雙方接觸,一場一邊倒的殺戮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