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大笑,與孫尚香一起出了中軍,來到陣前。陸遜正在陣前的將臺上遠眺,見孫策過來,連忙迎接。孫策上了將臺,打量著三百步外的邘城,思索了片刻。
“伯言,可有破敵之策?”
“暫時還沒有。”
孫策轉頭看看陸遜。“沈友又立功了,你不急?”
陸遜平靜地笑笑。“急也無益,不如不急。”他頓了頓,又道:“沈督未至而立,我方弱冠,花甲致仕,還有三四十年,有的是時間爭勝負,不必急在一時。”
孫策拍拍陸遜的肩膀。“僅論心性,你倒是比沈友略勝一籌,甚好。有你這根定海神針,我就放心了,邘城的戰事按你的計劃來。”
“謝大王。”
孫策抬起頭,看向遠處。邘城城頭上人影綽綽,像是多了一些人,只是離得太遠,看不清楚。他看了一會,又道:“伯言,你覺司馬懿此人如何?”
陸遜略作思索,不緊不慢地說道:“多智而偽,能忍善變,是人才,但難以駕馭。”
“何以見得?”
“大王,是不是有人進言,希望大王能勸降司馬懿?”
孫策沒吭聲。的確有人向他進言,說司馬懿是個人才,殺之可惜,邘城又險固,強攻必有傷亡,不如勸降,既能得人,又能得城。就算不用司馬懿,讓他賦閑便是了,沒有必要為了他一個人白白犧牲許多將士。他雖然不以為然,卻不能不有所表示,今天來邘城視察,就是做個樣子,順便看看陸遜的意思。
如果陸遜也有這樣的想法,那他就要考慮換將了。到了這一步,司馬懿非死不可。
陸遜笑了。“如果是這樣,那破城的機會就來了。”
“哦?”
“無援不守,司馬懿是聰明人,豈能不知邘城再險固,終究有斷糧的時候。他之所以遲遲不降,不過是想以城中將士為質,逼人出面求情罷了。臣如果猜得不錯,那些向大王進言的人背后,一定有親朋故舊在城里。大王若是答應,他就可以化險為夷。大王若是不答應,則失河內人心,難免殘暴之名。司馬懿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孫策嘴角微挑。“奈何?”
“逆水行舟,不如順水推舟,讓那些人到城下來勸降。只誅首惡,脅從不問,愿意出城的可以免死,不愿出城的就怨不得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