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放心了。用陸遜來對付司馬懿是正確的,比耐心,這個時代比司馬懿有耐心的人不多,偏偏陸遜就是那一個。司馬懿耗死諸葛亮之前很多年,陸遜就耗死了劉備。
歷史可以變,人的性格卻不太容易變。遇上陸遜,司馬懿算是遇到了克星。
孫策看了一眼遠處的城頭,微微一笑,心中抑制不住地得意。你自以為奇貨可居,想待價而沽,未免太看得起自己。這一次,一定讓你血本無歸。
遠處,司馬懿站在城頭上,望著將臺上的身影,面沉如水,看不出太多的表情。隔著這么遠,他看不清對面的人,甚至連戰旗都很難分辨,只是從隊伍的規模上猜測,來的很可能是孫策。除了他之外,不太可能有這么多侍從騎士出現在孫尚香的大營里。
雖然不知道孫策將如何攻打邘城,可是他有一種預感,自己恐怕是看不到新年了。邘城雖有地勢,看似無法強攻,可是孫策做了太多看似不可能的事,別人攻不下邘城,不代表他也不能。既然孫策出現在這里,這場對峙就離分出勝負不遠了。
投降是不可能的,孫策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他也不想自取其辱。他只希望在戰死之前,能贏上一兩個回合,就像袁紹在官渡之戰的最后階段,憑著張郃的奮力一擊,贏回一點尊嚴。
視察完邘城的戰況,孫策對河內進行第一次全面巡視。
河內是黃河中游之末,下游之始,主要有兩種地形,一是北側的山地,一是南側的沖積平原,絕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平原地帶,幾條河流如沁水、沇水、清水沿岸更是繁華之地。只是和河東類似,河內也受到朝廷的一貫壓制,河內的大族很多,但仕途之路卻不順利,位至公卿的人屈指可數。
正因為如此,河內人對仕途的渴望更加迫切。得知孫策入境巡視,朱桓、毛玠頓時門庭若市,無數人想跟著他們一起拜見孫策,又有無數人絞盡腦汁,精心準備,只想給孫策留下一個好印象。
朱桓拜見孫策時,身邊跟著一大群人。初見時,自然不能所有人都擁到面前,朱桓帶著一個中年掾吏來到孫策面前,躬身施禮。
中年掾吏很面生。孫策有一個本事:記憶力極好,尤其擅長記人,見過面的人,他大多都會有印象。他對這個中年掾吏一點印象也沒有,應該是沒見過,卻又隨著朱桓來見,自然與眾不同。
孫策猜到了他是誰,心里卻有些無奈。比起陸遜,朱桓的政治意識要差一大截,一方面和家世有關,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一方面也和他本人的性格有關,他不太在意這些。
“休穆,最近如何?”
朱桓笑瞇瞇地拱手施禮。“多謝大王關懷,臣最近甚好,尤其是從邘城回來之后。”
“哦?”
“左都護和伯言的攻城安排周到,臣投以木瓜,得之瓊瑤,受益匪淺。”
孫策笑了兩聲,伸手指指朱桓。“休穆,這可不太像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