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琨看看孫策,有些失落。孫策的意思很明白,他還要再忍忍,暫時不宜大舉。
得知河內安定,孫策也放心了很多。他在鄴城多留了些日子,全柔、朱然、紀靈、朱靈等人先后從駐地趕來拜見,匯報過去一年的情況。
這一年,兗州、冀州、青州忙于恢復生產,沒有戰事,諸將的作用就是安撫地方,維持地方穩定,對那些心有企圖的世家保持威懾。對于朱靈來說,還有一個調整心態,適應吳國軍制的過程。
總體來說,他們完成得都不錯,三州的事務都進入正軌,大量的駐軍意義不大,可以適當地向前線移動,為并州攻勢做準備。
孫策任命徐琨為大督,朱然為軍師,朱靈、紀靈皆歸其節制。董昭任魏郡太守,負責民事。他之前就做過魏郡太守,這一次重回魏郡,自然輕車熟路。借此機會,孫策免除了他的兵權。
該見的都見過之后,孫策召見了田豐。
袁譚封鄴侯,但本人并不在鄴城,鄴城的事務由田豐負責。田豐雖是魏郡太守,理論上只負責魏郡,但他的影響力很大,徐琨坐鎮鄴城,不可避免地要與他打交道。徐琨不僅是九督之一,更是他的親戚,田豐多少要給點面子,再加上徐琨為人還算穩重,與田豐相處不錯,至少表面上沒有發生沖突。
一年過去,形勢有了新的變化。今年秋收,根據上計的結果,冀州的收成不錯,郡縣的倉庫里都有了余糧,工商的結果還沒出來,總體來看,應該也不差,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
百姓有飯吃,世家有錢賺,民心安定,孫策可以調整冀州的相關人員了,田豐首當其沖。
與田豐見面之后,孫策和田豐說了一些場面話,然后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田豐能進國是院,任參政。在此之前,沮授已經奉命與田豐溝通過,田豐也清楚,自己作為魏國舊臣,不可能一直留在鄴城,甚至連冀州都不可能,就算他想歸隱,孫策也不會讓他有機會掣肘徐琨。國是院是宿將老臣的養老之處,雖無實權,地位卻尊崇,孫策這么做也是給他面子。
田豐爽快的答應了。
孫策很滿意,隨即任命田豐的從子田續為鄴相,以為報答。
十月初,太史慈趕到鄴城。
早在九月中,孫策就接到了太史慈的捷報。經過大半年的努力,太史慈平定了扶余之亂,扶余接受了太史慈的勸降,正式向吳國稱臣,使者已經到達遼東,隨時可以起程。
太史慈的軍報很簡單,但孫策知道戰事的過程一點都不簡單,孟建送給軍師處的報告中詳細說明了作戰過程,這大半年時間,太史慈深入扶余,與扶余人大小近百戰,扶余人主力被殲,損失慘重,實在打不下去了,而太史慈又不依不饒,死死的咬住他們不放,扶余人迫不得已,這才主動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