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融洽,吳太后委婉地請許劭看看孫權、孫翊。許劭想起了自己的使命,假意推脫。
“太后謬贊,劭感激不盡。只是歲月變遷,江山代有新人,劭年過半百,不復當年之勇。不是劭奉承太后,論識人之明,不在別家,當以太后長子當今吳王為最。太后何必舍近求遠?”
吳太后笑道:“先生此言,妾自然知曉。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王與仲謀兄弟,朝夕相處,又有血脈親情,是局中之人,未必看得清楚。先生是局外人,或許能看得更公正些。”
孫翊聽了,忍不住說道:“阿母,王兄看人做事,向來冷靜,對我們幾個也無偏袒之意。若是以是否統兵為標準,那豈不是對季佐更不公平?不如將季佐一起叫來,請許先生看一眼。”
吳太后也知道這話不妥,卻不好反駁,只好順勢讓人去叫孫匡。孫尚英見吳太后窘迫,瞋了孫翊一眼。孫翊無奈,只好閉上了嘴巴,免得說出更難聽的話。
許劭見狀,心中暗笑,臉上卻不露聲色。見推辭不過,他勉強答應了,向孫權招了招手。
“請足下近前來。”
孫權起身,走到許劭對面,重新跪坐好。許劭上下打量了他片刻,問道:“足下都讀過什么書?”
孫權將自己讀過的書說了一篇,又取出一些準備好的文稿,遞到許劭面前,請許劭指點。許劭一邊翻看著,一邊和孫權聊天,有的是孫權的經歷,有的則和孫權的文稿有關,聽起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沒什么條理,又往往不說透,淺嘗輒止,孫權剛剛準備展開暢談,他就轉了話題,讓孫權應接不暇。
過了片刻,許劭點點頭,將文稿還給孫權,示意他可以回席了。孫權一頭霧水,額頭全是細汗,氣息也有些紊亂,卻不好說什么,默默的回到座位上。
許劭捻著胡須,微蹙著眉心,久久不語。吳太后、孫權都很緊張,目不轉睛地看著許劭。孫尚英也有些好奇,靜靜地等著。孫翊嘴角微挑,斜睨著許劭,看許劭究竟說些什么。
過了好一會兒,許劭才輕輕的吁了一口氣,抬起頭,向吳太后施了一禮。“太后,令郎仲謀可得八字。”
吳太后連忙說道:“請先生賜字。”
孫權屏住了呼吸,就連孫翊都鄭重起來。
“一方諸侯,半世英雄。”許劭一字一句地說道。
孫權眉頭緊蹙,看向吳太后。吳太后也看向孫權,眼神茫然。她想了想,又對許劭說道:“妾愚昧,還請先生詳言。”
許劭面露為難之色,卻還是點了點頭。“令郎仲謀,長上短下,非久為人臣之輩,宜為一方霸主。只是才具有限,恐怕不能平天下,只能制一方。故為一方諸侯。”
吳太后倒也不意外。有孫策珠玉在前,孫權顯然不可能和孫策相提并論,能做一方諸侯,她已經很滿意了。就算是孫權自己,也不敢有坐天下的野望,心心念念的就是想和孫翊、孫尚香一樣做一方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