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孫權同時成為侍中的還有十余人,其中包括吳景之子吳祺、徐琨之弟徐珙。
侍中本是加官,任職內朝,漢武帝加強內朝的權力后,侍中地位逐步提升。孫策調整官制,恢復侍中原來的職能,與郎中一樣,成為預備官員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說郎中是從各地遴選而來的普通官員甚至百姓子弟,那侍中就是高官權貴的子弟,他們離君主更近,將來外放,起點也會略高一些。
這當然是不平等,目前卻不可能完全舍棄。真成了孤家寡人,孫策什么也干不成。
吳太后且喜且慚,拉著小姑孫夫人的手,不停的抹著眼淚。孫夫人知道她心里的感觸,笑著安慰道:“有子如伯符,兄長可于九泉之下安息,嫂嫂也可以放心享受富貴了。”
“但愿如此。”吳太后含淚而笑。“這么多年了,我總算可以放心了,只是委屈了伯符。國事繁忙,還要為家事操心,我這個做母親的不僅幫不上他,還給他添了不少麻煩,實在虧欠他太多。”
“母子之間,何必如此。不過,嫂嫂,我有一句話,可能不太動聽,卻還是想提醒你。”
“你說,你說。”
孫夫人移近了些,與吳太后耳語道:“仲謀的性子,你是知道的,雖因許子將之言一時俯首,卻難保以后不會反復。你以后可不能再一味遷就他。依我看,既然已經弱冠,便是成年。你還是為他尋一個知書達禮的女子,時時勸誡,讓他不要再鉆牛角尖。”
吳太后連連點頭,看了一眼正和徐節、孫尚香湊在一起說笑的徐華。“華兒倒是合適,可惜是姻親,又岔了輩子。”
孫夫人搖搖頭。“華兒脾氣雖倔,見識卻是有限。依我看,還是世家女子最好。你看王后姊妹,那才是最理想的賢內助,既當得家,又明理,能時時查漏補闕。”
吳太后笑了。“這樣的好女子萬里挑一,卻到哪里去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樣的好女子,自然要與好女子為朋為友。”孫夫人笑了,看向不遠處的袁衡。“你還不請王后為你特色幾個,若是有合適的,我家那幾個小子也能跟著沾光。”
吳太后恍然,笑著指指孫夫人。“原來你是打的這個主意,果然狡猾。”嘴上說笑著,心里卻深表贊同。她本人也對袁權、袁衡非常滿意,覺得世家出身的女子就是見識廣,明事理,孫策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她們姊妹的幫襯。遇到她們之前,孫策也是輕佻的性子,并不比孫權穩重多少。
俗話說得好,賢妻在堂,避禍免殃,孫權這性子是要有一個人能時時耳提面命才行。
吳太后將袁權叫了過來,委婉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希望她能幫孫權物色合適的女子為妻。袁權欣然領命,卻又說,婚姻大事,不能著急,可能需要一點時間。
吳太后笑著點點頭,連聲說道:“不急,不急。若能如意女子,等個一年兩年的也無妨。”
“太后體諒,妾感激不盡。”
家宴過后,一起回到袁衡的住處,袁權隨即把吳太后的囑托轉告了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