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之前,孫策用六百里加急送來詔書,為從弟孫瑜求婚于劉寵女劉清,并表示劉寵可以派一個兒子去上任,本人不必遠赴玉門。
劉寵很感激孫策的體恤,上書謝恩,答應了女兒的婚事,卻不愿意留下。他派次子劉洪送劉清東行完婚,自己與長子劉浩西行。
魯肅親自出城相送,灑淚而別。
送走劉寵,長安恢復了平靜。
賈詡為魯肅擬了奏疏,建議調左都護孫尚香進駐關中,以便魯肅移駐隴右,孫策卻一直沒有給出回復。魯肅也不急,開始著手調整關中的防務。劉寵帶走了一些人,他需要及時填補這些空缺。
春天來臨,關中的春耕即將開始,各郡縣也忙著丈量土地,計口授田。原本的士家制度被廢除,遷入關中的涼州人成為編戶,不再強制從軍。涼州人自然喜出望外,關中人卻很不高興,覺得被涼州人占了便宜,互相聯絡,準備上書天子,求個公道。
當然也有人告到魯肅面前。身為安西大都督,魯肅責無旁貸,一面了解關中人的要求,一面向朝廷請旨。很快,孫策給出回復,將派特使荀彧趕赴關中,主持關中的新政推行事宜。
關中的新政因荀彧而起,關中世家都跟著占了不少便宜。如今孫策又派荀彧來收尾,關中世家自然沒有意見,耐心地等待荀彧到來,盼望著能再占些便宜。別的不說,只要朝廷放開關禁,重開絲路,他們就能從中獲利不少。
關中人心漸漸安定,隴右的形勢卻漸漸嚴峻起來。
接連十余日,馬騰接到邊塞匯報,有大量的益州細作出沒,打探消息,有進犯的可能。馬騰不敢怠慢,親自帶著人巡邊。他心里清楚,他和曹操有仇,武都也是益州不多的出路之一,曹操出兵武都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
不過他并不打算急于向魯肅求援。益州四面受敵,周瑜、黃忠南北夾擊,對益州虎視眈眈,曹操不可能不防,他抽不出太多的兵力進攻武都。況且曹操騎兵有限,兩軍對壘,誰勝誰負還說不定呢。如果能擊敗曹操,甚至臨陣斬殺曹操,立下大功,他或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他不是不愿稱臣,只是不想如此輕易的稱臣。
反復權衡得失后,馬騰派人給韓遂送了一封信,約韓遂見面,希望和韓遂結盟。他和韓遂處境相似,相信韓遂也不肯輕易放棄手中的利益,也想在涼州扎得更深一些。況且韓遂足智多謀,有韓遂相助,擊敗曹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收到馬騰的邀請后,韓遂親自從金城趕到臨洮,與馬騰會面。經過磋商,兩人一拍即合,決定結盟,共同迎戰曹操。韓遂的大將成公英得知韓遂的決定,強烈反對,韓遂卻鐵了心,不聽成公英的建議。為了避免成公英擾亂軍心,讓成公英留守金城,親率主力出戰。
曹操收到消息,大喜過望,命陳宮留守,親自率領萬余中軍從成都出發,又傳令曹昂,命吳懿率兩萬精銳,從漢中出發,直撲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