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很勉強的答應了,退守上祿,由韓遂率部趕往下辯,進攻曹操。他自己則為韓遂籌集糧草,隨時準備接應。在與羌氐商量籌措糧食的過程中,馬騰得知韓遂與各部落的頭領交往甚密,還送了厚視禮,籠絡人心,很是惱怒。
韓遂這是想挖他的墻角啊。
得知韓遂獨自來戰,曹操撫掌大笑。他和法正定計,一面安排曹休、曹真率騎兵繞道韓遂身后,一面召集吳懿,準備伏擊韓遂,然后變本加厲,又用一計,出城與韓遂見面。
就在兩軍陣前,曹操邀韓遂敘舊,縱論天下大勢。
故人重逢,在陣前敘話,也不是什么新鮮事,甚至是一件風雅之事。韓遂骨子里還是一個名士,也沒太當一回事,與曹操扯了半天淡。可是這消息傳到馬騰的耳朵里,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馬騰斷定,韓遂和曹操有勾結,此人不可信。
馬騰、韓遂都是涼州軍閥,但他們的情況又有不同。
馬騰是普通百姓,依靠羌人的支持,積累軍功起家。他和羌人部落是平等的關系,相互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爭斗,大家都不抱太高的希望。
韓遂則不同,他是涼州名士,一向得漢羌信服,羌人造反時,擔心號召力不夠,硬是將他推出來做領袖,聽他號令,對韓遂寄以厚望。包括馬騰在內,唯韓遂馬首是瞻。
可是誰也沒想到,韓遂最后背叛了李文侯、北宮伯玉,將他們全殺了,吞并了他們的人馬。
從那時起,馬騰就對韓遂心存提防,不敢全心全意的相信他。合作也好,結盟也罷,該有的警惕一點也不少。
現在又發生了這樣的事,馬騰的最后一絲信任也沒有了。他下令斷絕了對韓遂的糧草供應,并要求韓遂立即撤出武都。與此同時,他派人向魯肅求援,請魯肅出兵接應,以免曹操攻占武都。
馬騰不相信韓遂,韓遂同樣不相信馬騰。得知馬騰派人向魯肅求援,韓遂亂了陣腳。他擔心自己無法安全撤出武都,即使能撤出,屆時也無法面對魯肅的進攻。情急之下,韓遂出了個昏招,打算強攻下辯,擊敗曹操,再作打算。
此舉正中曹操下懷。曹操據城而守,為了拖住韓遂,不惜放棄了外城,誘韓遂攻入城中,進行巷戰。
就在韓遂以為可以拿下下辯,生擒曹操的時候,吳懿完成了對韓遂的包抄。內外夾擊,韓遂大敗,倉皇撤退,又在半路上遭遇曹休、曹真的突襲,全軍覆沒。
曹真率領虎騎強突韓遂中軍,又狂追數十里,親手斬下了韓遂的首級。
潰兵逃回上祿,馬騰大心失色,這才知道自己上了曹操的當,卻后悔已遲。無奈之下,馬騰退守武都道,再次派人向魯肅求援。此時此刻,他當然不會承認自己中了計,在韓遂遭受伏擊的時候按兵不動,反而告了韓遂一狀,說韓遂與曹操有勾結,只是被他識破,不得不與曹操一戰。
證據倒是現成的,有人證,有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