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太學缺少學者,我倒是可以推薦幾個人。”
孫策不以為忤,笑道:“求之不得。”
許靖隨即推薦了幾個人。這幾個人都有些古怪,既有像張昭這樣擔任南海太守的大臣,也有士燮那樣的敵人,還有伏完這樣被閑置的前朝舊臣,秦宓這樣的益州隱士,算得上不拘一格。
孫策笑容滿面,許劭卻氣得直跺腳。
許靖越說越高興,點評起這幾個人的學問。這幾個人中,張昭、士燮、伏完他都是見過的,秦宓沒見面,但他看過他不少文章,手頭還在印一部秦宓本人自選的集子。許靖將孫策引到書房,一邊解說,一邊從架上取下印好的書籍或者文稿,不大一會兒,寬大的書案上就擺滿了書。
許劭氣得無語,扭頭出去了。他擔心控制不住自己,御前失禮。
孫策接受了許靖的推薦,請許靖寫信,邀秦宓、伏完來汝南。
出乎他的預料,許靖的信還沒發出去,伏完就親自趕到汝南,通過許靖,將一封信送到孫策面前。
信是伏貴人從成都發出的,邀請伏完到成都省親。
關中平定后,伏完一直留在長安沒有離開。他掛念女兒伏壽和外孫,留在長安,可以更快的得到消息。可是這幾年,他派人送了很多信去成都,一直沒有得到伏壽的回復,送信的人連伏壽的面都不一定見得著,還有幾個人莫名其妙的死在半路上。這次突然接到伏壽的家書,又是邀請他去成都見面,他覺得有問題,反復思量后,還是拿不定主意,便去見荀彧,請荀彧幫忙。
荀彧一看這封信,立刻意識到其中的關竅,向魯肅進行了通報。魯肅與賈詡商量之后,覺得這很可能是伏貴人的求援信,建議伏完趕到汝南,親自向天子匯報。
要想救出伏貴人和皇長子,除了大軍之外,只有郭嘉領導的軍情處有這樣的實力。要動用軍情處的力量,只有天子下詔,其他人都無權干涉。
孫策看完信,召集沮授等人商議。幾個人傳看了伏貴人的書信后,劉曄眼睛一亮,看了孫策一眼,欲言又止。孫策看得真切,心中有些不快。
“子揚,你看出了什么?”
劉曄搖搖頭。“沒有,只是有些疑惑。”
“疑惑什么?”
“伏完說他寫了那么多信,伏壽都沒有回復,臣覺得不是伏壽沒有回復,而是她的回復無法送達伏完手中。這封書信之所以能送出來,自然是得到了曹操的許可,這才一路暢通。臣疑惑的是為什么曹操會同意,僅僅因為親情不能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