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后,曹洪將籌集的糧草、物資送到八濛山大營。
為了確保安全,他親自率領五千步卒護送,遠放游騎、斥候,所有將士刀在手,弓在腰,一有風吹草動就準備作戰。虧得只有一百多里,如果再遠一點,不用吳軍來打,他自己可能就緊張得崩潰了。
曹操對此很滿意。曹洪父子雖然貪財、吝嗇,卻識大體,關鍵時刻可以依賴。曹馥雖然被冤枉了,這段時間卻還是兢兢業業的做事,沒出什么差錯。
有了糧草,曹操犒賞大軍,宣布賞格。
擒獲徐晃者,不論生死,賞千金,封千戶侯。其下各有差。斬吳軍一級,賞千錢。
重賞之下有勇夫,尤其是當曹操將金燦燦的黃金堆在諸將面前時,一時間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恨不得立刻殺上八濛山,生擒徐晃。
第二天,曹操下令出戰,親自率部趕到渠水邊,隔著剛剛挖出來的壕溝,對著數百步外的八濛山祭兵主,誓師,然后下令截斷渠水。
一聲令下,上百民伕將準備好的竹籬笆插進了渠水,更多的民伕扛著裝泥土的草袋,奔到堰口,將草袋扔在缺口中。經過大半個月的施工,渠水中已經筑起了壩,只剩下中間還有一個兩丈多寬的缺口。隨著草袋被扔進水中,缺口漸漸合攏,渠水被截,水位迅速上漲,流向剛剛挖出的壕溝。
環繞八濛山的河段水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僅僅半天功夫,就露出了兩側的淺岸,原來四五十丈寬的河道只剩下中間不足十丈寬的深溝。寬大的樓船失去了河水,擱淺在岸邊,有兩艘甚至因此傾覆。好在船上的吳軍士卒見勢不妙,提前下了船,沒有人受傷。
一時間,蜀軍歡聲雷動,仿佛八濛山觸手可及。
曹操卻不慌不忙,按部就班的準備工事,安排各部的作戰位置,逐步將戰線前推。
首先,他派曹真、曹休各率騎兵五百,步卒兩千,在八濛山東側立陣。八濛山東的渠水外是一片丘陵地,離連綿的山嶺有四五里地。不管是徐晃撤退,還是有援軍來,都要從那里經過。
然后,曹操派出兩名校尉,各率兩千人,在八濛山東側的平坦地架橋,準備進攻。八濛山在渠水彎道的最窄處,寬不足一里,無法展開兵力。八濛山東側是一片開闊地,東西寬四五里,南北也差不多,雖然也有一些丘陵山坡,卻大多不高,攻擊難度不大。
徐晃兵力有限,不可能處處設防,兩路人馬,總有一路能搶攻成功。
徐晃在八濛山上看得清清楚楚,暗自嘆惜。
還是陛下知人,我等皆不如也。這曹操雖然沒什么顯赫的戰績,用兵卻頗有章法,而且穩健得很,讓人無機可趁。雙方對峙了這么久,曹操卻一點也不急,僅憑這份定力,就算得上百里挑一。我等若有這份定力,也不會落得今天這份困境。
徐晃清楚,自己的兵力有限,不足以和蜀軍爭奪平坦地段。見蜀軍截斷渠水,他便下令收縮防線。
他不怕曹操不戰,只怕曹操不戰。拖的時間越久,對他越不利。如果能在交戰中大量殺傷蜀軍,挫敵銳氣,他就達到了目的。相反,如果曹操一直圍而不攻,用不了幾天,他就要斷糧了。
到了那時候,部下再精練也無濟于事,他很可能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