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沉默片刻,眉梢輕輕一顫。“益州大戰在即,陛下還能抽得出物資和錢糧?”
“益州歸益州,涼州歸涼州。只要你賈文和開口,陛下就算賣家當也要湊出錢來,總不能讓涼州生亂。”
“有陛下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賈詡舉起酒杯,向楊修示意了一下,微微一笑。
“這么說,涼州的情況沒那么急?”楊修也舉起酒杯,呷了一口。
賈詡頓了頓,又道:“鮮卑人遲早要來,早點準備總是好的。那個軻比能野心很大,想做第二個檀石槐。如果只是鮮卑人,倒也無妨。雷霆一擊,梟其元首即可。可若是鮮卑人和羌人混在一起,著實有些麻煩,須從長計議才好。上醫治未病嘛,治國也差不多,對吧?”
“哈哈哈……”楊修指指賈詡,笑了幾聲,又慢慢恢復了平靜。“陛下說,涼州不能亂。誰想搞亂涼州,他就殺誰。至于怎么治理涼州,他也沒有現成的好辦法,需要集結所有的能人賢士的智慧,當然也包括天下的財力、物力,慢慢摸索,相信總能有辦法。”
賈詡點點頭。“陛下圣明,這事的確急不來。百年羌亂,原因復雜,既有地理的先天不足,又有關東與關西、文臣與武將的分歧沖突,要想憑一紙詔書解決問題,未免幼稚。”
楊修盯著賈詡看了兩眼,欲言又止。他轉頭看著窗外,沉默了片刻。“陛下有個想法,讓辛佐治回安西都督府,協助你處理一些你不方便出面的事,你以為如何?”
賈詡詫異地抬起頭,盯著楊修看了片刻,啞然失笑,又慨然一嘆。“詡何德何能,竟得陛下如此體恤,感激之情,無以回報,只能銘記肺腑,告諸子孫。”他又說道:“德祖,你應該早點說,讓辛佐治與趙云同行。他年輕,辛苦點沒問題。我老了,應該在關中多歇歇。”
“現在也來得及。”楊修欣然而笑。
楊修回城后,便與賈詡分了手,去了左都護府。
辛毗、陸遜正在院中說話,見楊修進來,一起迎了過來。辛毗看看楊修的臉色,未語先笑。“主簿出馬,果然是無往而不利,連賈文和也難當鋒銳。”
楊修笑了一聲,卻沒說話,反倒瞅了陸遜一眼。
陸遜眉心微蹙,輕聲說道:“不是楊主簿無敵,而是賈文和識大體。只可惜這樣的智者涼州太少了。”
辛毗有點尷尬。被后生指正,他多少有些沒面子,可是指正他的是陸遜而不是楊修,又讓他不至于那么難堪。陸遜雖年輕,身份卻尊貴,不僅是孫尚香的未婚夫,更是天子一手調教出來的江東俊杰。就親近而言,陸遜甚至超過孫權、孫朗等人。
在這里,他甚至比楊修更能代表天子。
陸遜引楊修上堂就座,楊修將與賈詡交談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涼州必須穩定,而賈詡是最適合的涼州代言人,得到賈詡的全力支持比什么都重要。之前他已經轉達了天子的意思,只是一直沒和賈詡通氣,要等送完趙云再說。
天子不希望賈詡覺得這是逼他就范。
賈詡不求官,不貪財,富貴對他如浮云,威逼利誘都不行,唯有以情動之。楊修專程趕來,與其說是為了趙云,不如說是為了賈詡。
如今水到渠成,賈詡感受到了陛下的誠意,愿意全力配合,辛毗可以去安西都督府報到,然后起程追趕趙云。
辛毗已經交接完了相關的公務,連行李都打點好了,隨時可以起程。趙云眼下只是一個別部司馬,辛毗去做他的軍師等于是降級使用。可是辛毗心里清楚,他今天暫時受的委屈,將來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不僅安西都督府的軍師一職非他莫屬,趙云、張繡等人也會對他的到來熱烈歡迎。
他的出現表示天子對趙云的定位至少是萬人督。有他參謀軍事,立功封侯的希望大增。
辛毗隨即趕往安西都督府,拜見魯肅、賈詡。他原本就是魯肅的軍師,公交私誼都很好,魯肅自然不會為難他,只要賈詡不反對就行。
賈詡當然不會反對。辛毗是去替他拔刺的,他要是反對,難不成想親自動手,在鄉里做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