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是聰明人,一聽就明白了楊修的潛臺詞。
聯系到荊楚以及關中的形勢,不難理解,與其說這是對益州的攻擊,不如說是對大族的打擊、威懾,進一步的整頓。利用大族的貪心,填補戰爭的巨大消耗。
這不過是既定政策的延伸罷了,并不意外。
荀彧沒有再說什么,只是默默的喝茶。他知道自己阻止不了,天子特地派楊修來嘉獎他在關中推行新政的成績,卻不升他的職,還是讓他以諫議大夫的身份主持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有件事,需要通告你一聲。”楊修提起茶壺,續了點水。“軍情處已經派精干力量潛入成都,伺機救出伏夫人母子。不過,遇到了點麻煩。”
荀彧臉色大變。“什么麻煩?會不會影響嗣君性命?”
楊修瞥了荀彧一眼。荀彧自知失言,漢朝已經亡了,成都的那個孩子早就不是什么嗣君。虧得對面是楊修,否則這句話傳到天子耳中,指不定又會鬧出什么事。
“陛下之所以安排軍情處的人潛入成都,是因為得到了伏夫人的求援信。可是等他們到了成都,想方設法見到了伏夫人,伏夫人卻變卦了,說這不是她的意思,還招來了看守的蜀軍,抓了軍情處的幾個人。郭祭酒收到消息后,很是惱火。”
“會不會是曹孟德故意設的陷阱?”
“即便如此,伏夫人也難逃嫌疑,那封求援信是她親筆所書,這已經得到了伏完的證實。”
楊修說著,從袖子里取出幾份文書,推到荀彧面前。
事關劉協唯一的子嗣,荀彧不能掉以輕心。他與伏壽見面不多,了解有限,便把唐夫人請了進來。唐夫人曾為劉協兼管后宮事務,比他更清楚伏壽,也熟悉伏壽的筆跡。
唐夫人看完文書,臉色凝重。“伏壽已經亂了陣腳,這時候不能聽她的,須得當機立斷才行。萬一那孩子成了曹操的籌碼,可就危險了。”
荀彧抬起手,輕捏眉心,一邊看文書,一邊思索。唐夫人說得對,伏壽太年輕,被曹操軟禁的幾年,怕是已經崩潰,任由曹操擺布。一旦曹操決定投降,要拿她們母子做籌碼,和天子交易,而天子又不肯答應,結果如何,就不好說了。
“你們要我怎么做?”
“最好是能說服伏夫人,配合我們行動。如果不能勸服,就只能不管她,救出孩子就行。只是曹孟德加強了戒備,強劫的風險很高,萬一出了意外……”
荀彧眉梢一顫,倏地抬起眼皮,盯著楊修。“萬一出了意外?”
楊修攤攤手。“你看,連你都懷疑我們,更何況其他人。其實于我們而言,大可不必這么費事,撒手不管就是了。人是曹操劫去的,最后出了事,自然由他負責。”
荀彧很尷尬,連忙收回目光,提起水壺,想為楊修續水,卻發現楊修的杯子是滿的,只好又訕訕地收了回來。唐夫人見狀,笑道:“要說起來,你雖是先帝心腹,卻不如陛下有義,怪不得先帝臨終之前無論如何要見陛下一面。所以說啊,這人與人相交,有時候真要看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