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潼還沒有坐定,便聽到鼓響聲,轉頭看到李守禮已經不安分的行到角落里,正蹲在一個橫陳的羯鼓旁邊用手去拍打鼓面。
羯鼓兩面蒙皮,頭大腰細,與腰鼓相反,且要更大一些。李潼看到那鼓橫在骨架上,大約有將近一米長,兩端蒙著雪白的皮膜,腰身則描繪著精美的漆畫圖案。好奇之下,他便也走了過去。
此處樂器不少,除了李守禮正在敲打把玩的羯鼓之外,還有兩種鼓具,另有小箜篌、大小琵琶、古箏、長短笛、笙簫之類,絲竹、擊打一應俱全,林林總總將近二十品類。
“卑職內教坊下隸中教部頭米白珠,拜見大王!”
李潼還在打量分辨那些樂器,廳側帳幕后閃出一道身影,身穿圓領雜色衣袍,是一個虬髯深目的中年人,側立于圍屏后方,拱手下拜。
李潼轉頭望去,才發現除了這個中年人外,帳幕后站立著男男女女十幾人,此時都在那個自稱中教部頭的中年人米白珠帶領下向他叩拜行禮,這些人應該就是讓院里沸騰起來的那一部內教坊音聲人了。
“免禮吧。”
李潼擺擺手,先對站在圍屏另一側的長兄李光順點點頭,然后才又將視線轉向這些新進的樂人。
這些人行禮完畢后便恭謹垂首立在廳側,總共有十五人,女人占了十個,男人則有五個。最小的一個女伶大概只有十多歲,薄發甚至不能成髻,勉強梳攏在頭頂一側,看著有幾分滑稽,隱在眾人身后,正怯怯打量著李潼。
其他眾人年齡也多在二三十歲之間,除了那個部頭米白珠之外,剩下的四個男人都是面白無須,應是閹人。女樂則隱隱以兩個體態玲瓏的襦裙婦人為首,這兩人面容可稱姣好,妝扮也比其他人顯得華麗一些,大概除了音聲人本職之外,還有舞者的身份。
這其中,最讓李潼感興趣的還是那個自稱部頭的中年人米白珠。他雖然沒有聽過這個官職,但想來也能猜到大概就是這一部音聲人的頭領。
中年人虬髯卷曲,高鼻深目,有著很明顯的胡人血統,而且姓氏也比較有特點。如果李潼沒有猜錯,這個米白珠應該屬于昭武九姓的粟特人。
昭武九姓在唐朝存在感不弱,像是安史之亂的兩個首領安祿山、史思明便都屬此類。安祿山本康姓,同樣也屬昭武九姓之一。
除了作為外族雇傭兵而加入大唐之外,昭武九姓還有一個比較鮮明的標簽那就是往來絲路商途的商人。但真正讓他們與唐代頂層權貴得有密切往來的,還是他們頗為出眾的舞樂天賦。
像是武周時期以死而證皇嗣李旦清白的樂工安金藏,便是同屬于昭武九姓的安氏。此前李潼由于工作緣故,也曾了解過一些盛唐教坊、梨園相關資料,典籍中大量有安、康、米、何之類的伶人樂官,都屬此類,甚至成為盛唐舞樂的一個標簽。
本來只存在典籍中的名詞概念,如今活生生出現在面前,也讓李潼頗感新奇,不免對這個部頭多打量幾眼。
“你們都會什么曲目?”
李守禮擺弄了一會兒樂器,偷眼看看李潼似乎已經忘了要檢查他作業的事情,這才走上前,一臉急不可耐的問那個部頭米白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