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少王出閣鬧得聲勢不小,讓他想回避都回避不了。他不是沒想過暫時叫停少王出閣事宜,可問題是此議發于憲臺,而憲臺目下又是群龍無首,武三思借周興都能造出聲勢來,宰相們難道不會造勢反攻他苛待少王、不堪為相?
此前能夠輕松圍殺李唐宗王,一來確有罪實牽扯,二來沒有宰相掣肘。
可是禁中這三個少王,久不為人所知,簡直潔白無瑕,唯一可抓的一個黑點就是其亡父李賢。但元月大酺神皇又提了一遍建造慈烏臺,且格輔元更因此拜相。
武承嗣是瘋了才會抓住這點不放,公然跟神皇唱反調。所以這件事,真的是撩起來按不下!
武承嗣指著臉色陰晴不定的武三思恨聲道:“不盼你能助成大事,但也不許再橫生枝節。這件事無論余后種種,不許你再插手。”
武三思心中雖然恨極,但也清楚這一次的確是他不夠謹慎,少于思慮,本以為幾個少王可以隨意擺弄,卻沒想到被人抓住機會借題發揮,幾誤大事,當即便垂首道:“我記下了,也請阿兄放心,南衙丘神勣恨極少王,只要他們出閣入洛……”
“這件事無需你來提醒,去罷!”
武承嗣不耐煩的擺擺手,發泄完之后,該面對的問題還是要面對,打發走了武三思,他便喚來下屬司封郎中等諸人,嚴厲要求在最短時間內拿出少王新的封爵食邑。
最終,天官呈送政事堂結果是:嗣雍王李守禮,實封五百戶;樂安王李光順改封廣漢王,實封三百戶;永安王李守義改封河東王,實封五百戶。
為了盡快了結此事,武承嗣所提出來的這一份封令也是極盡優渥,特別永安王李守義就封近邑、實封加溢。
而且在呈送政事堂之前,武承嗣也耍了一個小心機,他先約見另一名內史岑長倩,又派人快馬向已經奔赴西京的鳳閣侍郎格輔元求得附議,因此在政事堂沒有遇到什么阻力。呈送禁中不久之后,神皇便批準下發鸞臺。
當這一結果送達仁智院時,一家人也是既喜且憂。李潼最近多向李嶠等外臣打聽,對于時下封爵諸事也算有些了解。
原本按照他的估計,他們兄弟頂多沖一沖三百戶的實封,加起來能有近千戶便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更大幾率是李守禮以嗣王得獲實封,他與李光順則顆粒無收。可是如今他居然與李守禮都是五百戶的實封,這也實在大出他的預料。
沒有翔實的情報佐證,李潼一時間也有些搞不清楚他奶奶究竟是怎樣的心意。李守禮作為嗣雍王能獲得五百戶的厚封,這倒還可以理解。
但他居然也能與李守禮同級,且一下子被從川南拉到了河東,想想大概是那加賞永昌玉幣的緣故,這么一算,這玩意倒也真的挺值錢。
封國食邑即定,并不意味著即刻出閣,還有很多流程要走。雖然這一該封結果大出李潼預料,但是按照他一貫惡意的臟心思,也只當外邊那些人想弄他們兄弟已經急不可耐了。
本著“讓你刺撓就是我的成功”這一原則,他便繼續耐下心來扯皮,像是儀仗、廩料、手力錢、官奴婢等細則,統統掰開了揉碎了的交涉。
反正我又不急著出去,誰想急著讓我出去弄我,好歹喂飽了我,死刑犯臨刑前都得飽餐一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