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潼本來就不安分,現在是幫他姑姑搞事情,自然也是滿懷熱情。添油加醋鼓勵太平公主繼續堅持,然后又說道:“屆時,兩家各邀文客,隔門賦應,若聯絕不堪,即便登堂,也只能素席麻氈……”
“三郎真是、真是奇趣,就這么辦!”
太平公主本來心情惡劣,聽到李潼出的餿主意,忍不住開懷笑了起來。
婚禮賦詩催妝應嫁,本來也是時禮。如果只是尋常婚禮,風雅與否也在其次,主要還是附庸風雅的搞搞氣氛。
李潼提議這么搞,當然不是為了搞氣氛,除了讓武家難堪之外,也是想讓他奶奶看一看,真要在士林中邀取譽望聲勢,武家根本不是對手。
略過婚禮一節,李潼又向太平公主提出另一設想:“姑母氣概颯然,不遜英男,如果只是安在宅邸,實在有些可惜。近來偶有思感一事,想問姑母可有雅興并成一事?”
“快說、快說!”
太平公主聽到這話,臉上頓時流露出極大興趣,拍著李潼手臂催促。
李潼這一設想,早在禁中困在內教坊混日子時便已經有了,那就是在神都城中修建一座大劇場,既發揮他的文抄優勢,也搞搞文宣建設。
但這件事如果只由他自己操作的話,一則有些勉強,二則也有些犯忌諱。將他姑姑拉進來,既能借助財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他奶奶的戒心,還能鞏固彼此之間的合作關系。
聽完李潼這一設想,太平公主果然流露出極大興趣,兩眼熠熠生輝,拍著李潼肩膀贊許道:“我就說三郎與我趣志相類,果然言思都能入我肺腑!這種戲樂雅事,咱們姑侄豈能落在人后!”
“樂懸莊雅,言有教化大義,但卻高懸廟堂,早已經遠離世道風俗之外。興建戲堂,不獨樂娛諸眾,宣教采風,并在一事。”
李潼也微笑著說道,他并不擔心太平公主憑此把持人勢,將他排斥在外。
一則彼此本就沒有什么立場上的沖突,二則高端的內容生產掌握在他這里。就算未來他姑姑要排斥他,他自己勢力也在增長,大可以另起爐灶打打對臺。只是現在的模式開拓,還是需要拉著他姑姑一起。
“什么宣教采風,我是不懂,但正如三郎所說,我是不愿安在宅邸,閑散度日。有這樣的妙事可忙碌,便不會再覺得晝夜難熬!”
太平公主一邊說著一邊站起身來,竟就要拉著李潼一起去選擇地址所在。
拋開別的不說,對他姑姑這份坐言起行的果決,李潼是真的很欣賞。他眼下也沒有別的事情可做,索性便跟著同游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