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又有門仆入前走告道:“七公,園外有名李陽者請見。”
聽到這話后,便有竇家子冷笑道:“高氏子就高氏子,改換了名字難道就能讓人不知根腳?好歹也是一個名門之后,卻隱姓埋名、背棄祖宗,還與一群卑下力卒混在一起,真是可笑!”
“不見,告訴他,日后若還敢擅闖庭門騷擾貴人,直接亂棍打出!”
竇尚簡一臉的不耐煩,擺手說道。
同為關隴勛貴群體一員,這些年世道局勢又變幻莫測,竇尚簡也見多故舊失勢落難。這個高家子如果以本宗姓名來見,竇尚簡倒也不會如此高傲的將人拒之門外,哪怕只是做給那些舊好門戶看,少不了禮請入府,能幫的幫上一把。
不過正如自家子弟所言,這個高家子自甘墮落,不值得可憐。其人乃是故衣社一名頭目,因為此前竇家在故衣社那里收買許多麻貨卻沒有付款,幾次登門來討要,讓人煩不勝煩。
雖然嘴上說不可計較浮財得失,盡量滿足武攸宜的索求,但近來家財銳消,也讓竇尚簡心疼不已,已經不打算再支付貨款了。
“你們也不要只顧閑坐笑人,要以這個高氏子為誡,不可做出有辱門格的事情。他既然自甘流庶,那也就無怪故人以庶人之禮待他。”
講到這里,竇尚簡又說道:“讓你們散步的消息,散出沒有?”
幾名竇家子聞言后便點點頭,表示已經依令去做了。
朝廷要以追查刺殺少王之事作為突破點,在西京撕開一個口子,竇尚簡便決定攀引舊事來混淆視聽,將這口黑鍋蓋在高家頭上。
一則高家失勢年久,有冤難訴,二則若以此追查下去,少不了要將故雍王李賢舊事翻引出來讓人熱議,這對河東王兄弟也是一個傷害。
還有就是通過這個高家子,讓朝廷的目光指向那個庶民的故衣社,說不定還有可能將武攸宜家財被劫之事扣在那些賤卒頭上。這樣等到魏元忠到來就有事情做了,他們竇家、包括西京各家也能松一口氣。
對于自己這一策略,竇尚簡還是比較滿意的,只是因為事涉少王被刺殺的案情,為了避嫌,他也不好大肆宣揚,只能先讓流言在坊間發酵,等到火候到了,自然可以進行后續。
“七公,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十三公家中大娘子暴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