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眼下長安城動亂方定,哪怕是開天時期整個大唐國力最興盛的年代,朝廷也需要通過市糴等政令激活民間資本,從而推動戰爭機器的正常運轉。
李潼又在灞上大營停留了兩天時間,后路增兵又有五千人抵達長安城外,隨同而來的還有姚元崇等一批重要幕府官吏們,臘月下旬,他才正式進入長安城。
這一天,清晨伊始,西京諸爵門以及諸署衙官足足數百人,早早的便來到了灞上大營,恭迎雍王殿下入鎮長安。
營中鼓號聲響起,五千中軍將士陣列嚴整,各依旗令次第出營。李潼同樣策馬出營,倒是沒有披掛在神都那一身騷包的金甲,只是穿了一身相對樸素的明光甲,但隨著大營旗纛鼓吹的前后導引擁從,同樣威風不減,令人心折。
“臣等恭請雍王殿下入城登堂降教!”
足足數百人在營門前恭敬作拜,剛剛抵達灞上的兵部侍郎姚元崇則登臺宣讀制書,宣讀完畢后,眾人又高興的蹈舞起來。當然,高興則未必,但如果不蹈舞,那就有麻煩了。
群眾再請之后,隊伍才繼續行進,自灞上直入城東春明門。橫街上不斷有甲士馳行,往來凈街。橫街兩側雖然也有民眾聚集觀望,但也都不敢隨便沖上橫街。
至于李潼第一次來到西京時,平康坊伶人們當街路演的情況,則就更加不會出現了。那時候李潼還是一個閑散宗王,如今則大權在握,執掌西京乃至于整個關內道局面。
不過就算雍王沒有權勢懾人,想必西京民眾們眼下也都沒有什么鬧樂的心情。隊伍剛剛行入春明門,李潼便明顯感覺到長安城較之此前的不同。
大街兩側所植槐柳俱已不存,街邊的明渠污水泛濫,兩側佇立觀望的民眾們顯得有些麻木沉默,遠沒有此前那種活潑與自信。整座城池都顯得肅穆、壓抑乃至于冷清,雖然表面上的動亂已經沒有了,但動亂所帶來的惡劣影響卻仍處處可見。
感受到長安這些令人心酸的變化,李潼一時間也是心情復雜,長安今次所遭受的打擊,跟他關系頗深。
現在終于得以入城,倒不必再說什么懊悔、愧疚之類,社稷蒙塵非是短年,洗去籠罩整座城市的陰霾,使這雄都重新煥發出本來所擁有的光輝,將是他畢生的責任與事業!
朱雀門前,隨從諸眾再次下馬列拜,雄大的宮門前,旌旗招展,甲士林立,青石御道纖塵不染,李潼策馬緩行,及至宮門前勒馬頓住,然后深吸一口氣大聲道:“從此以往,不負祖宗,不負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