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邸側堂中,北海王李隆澤剛剛坐定,便指著頗為熱鬧的中堂好奇道:“堂中誰來做客?還在門外便聽到內里的喧嘩。”
李隆基聞言后便隨口答道:“守一引來的幾個閭里閑人,是有些禮數簡慢,我擔心冒犯到阿兄,故不引見。”
“哼,此物憑仗王府聲勢,在坊間浪跡橫行,如今竟將嘈雜引入邸內,三郎你也該當教訓管束一番,不該因愛屋及烏便驕縱無度。”
北海王聞言后便冷哼一聲,言語中對王守一頗為不滿。
“這事不消多說,我之后自會提醒他。”
李隆基不欲繼續這個話題,擺擺手應付過去,繼而又問道:“那幾娘子,還是不肯歸家?”
之前李隆基為了讓兄長說服妹子們答應遠嫁吐蕃,特意將幾娘子送出城去、在城外別業安置,結果事情的發展卻不遂人愿,非但事情沒有做成,也惹怒了家中幾個娘子。
自那時開始,幾個妹子便一直留在城外,就連幾個與事無涉的庶妹不久后也投奔過去,不肯再留居于臨淄王邸。
李隆基自覺理虧,羞于相見,只能再勞煩兄長北海王前去勸說幾個妹子,希望她們能夠返回家來。
北海王聞言后嘆息一聲,搖頭說道:“幾個娘子很是倔強,無論我怎么勸說只是不肯應聲。聽隨從的仆員講到,她們幾人計議將邑產捐施、修筑一座道觀束發修行……”
聽到這話后,李隆基臉色頓時一黯,但片刻后又悲憷于形,兩手捂住臉龐,痛聲說道:“我究竟是怎樣一個十惡不赦的孽障,世道、家人俱要棄我!我若真是罪大惡極,為何不將我引赴西市、一刀兩斷?卻要將我禁錮在家、刀兵環繞,受此世道人聲譏笑、卻反彰顯他的仁善之名!”
之前那一場風波,李隆基本來還以為自己是受張說的連累。
可是隨著朝廷判處公布,與他一同干禁的張說雖然被逐出朝堂,但所得任命卻是靈州這種能出實事功勛之地,言則懲罰,實則仍然不失關照。
李隆基自非愚鈍之人,心里很快便明白過來,這哪里是張說的政敵要打擊報復,分明是更高處有人以此手段來專治自己!
意識到這一點之后,他心中自然既是驚懼、又充滿了憤慨,對世道人心的險惡有了更深刻清晰的認知。
雖然在這件事情當中,他頗有踩線的舉動行徑,但那人若不樂見他的操持,有各種各樣的手段可以叫停,卻偏偏選擇了對他打擊最深的一種方式,不獨剝奪了他的所有勢位,更將他的名聲直接踩踏進了塵埃中,處斷誅心、尤甚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