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聽過的旋律與開頭。
這小子,在考核場上選擇使用原創曲?
“這首曲子,是他自己創作的?”
師青璇突然開口提問到,她不會鋼琴,但不代表她不會聽,江白的這首月光旋律如此獨特,她自然有此一問。
“是啊...”
只見瘋瘋癲癲的老教授拿起筆不斷在草稿紙上比劃:“持續的慢板,升c小調,2/2拍子,三部曲式...好奇怪的構架。”
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興性的柔和抒情曲。
“這家伙腦子里裝的是什么...”
余光托了托下巴:“關鍵是李牧都沒有那么高產的能力,如果不是這些曲子都沒聽過,我都懷疑他直接拿那位古典大家曲庫照抄了...”
月光的旋律,一反鋼琴奏鳴曲的傳統形式,在本曲的首樂章中運用了慢板,徐緩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種淡淡的傷感。
師青璇感受也是如此,樂曲一開始,由不斷流出的三連音構造了無邊的幻想,四小節后,第一主題在中音區淡淡地出現。
尤其是三連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區,呈現出急躁不安的情緒。進入第三段,第一主題平靜地再現,第二主題以升c小調的面目再現,然后以低音繼續奏出基礎動機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結束。
余光聽著曲子,嘆了一口氣:“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結合在一起也不突然,非常順暢。”
整體的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江白的心弦波動。
很快進入第二樂章部分,老教授再次被江白逗樂:“現在反過來采取小快板,降D大調,3/4拍子,三部曲式...哈哈,妙哉妙哉!”
第二樂章中,江白反其道而行之,改變了傳統鋼琴奏鳴曲中一向作為慢板樂章的第二樂章,而采取了十分輕快的節奏,短小精悍而又優美動聽的旋律與第一樂章形成鮮明的對比。
“不僅僅如此,承前啟后,完美進行銜接后面第三樂章。”
老教授說到這手舞足蹈起來:“我可以想象,第三樂章就是充滿節奏感的沖擊與戰斗!小吳這次推薦的學生真的不錯。”
第三樂章雖然在調性上與前樂章有緊密的聯系,但表達的感情則完全不同。
第一主題是熱情不可遏制的沸騰和煽動性,猶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連連的跳腳聲。這里與老教授表達內容一致。
然而到了第二主題時,卻像是從心底里發出來的申訴。它臨近結束時連續的八分音符,斬釘截鐵般的節奏,表現了熱情的情感和堅強的意志。
老教授整個人臉都通紅,仿佛剛剛從桑拿房里面出來一般。
“您老冷靜點...”
隔壁幾位老師也有點無奈,沒想到老教授情緒高亢到這種程度。
很明顯他的情緒與節奏感都被調動起來。
經過短短的展開部后,內心的激動表現得更為強烈。在尾聲中,沸騰的熱情達到頂點時,突然沉寂下來,但洶涌澎湃的心情并沒有就此平靜。
年過七旬的老教授,早已語無倫次,只見他握緊拳頭:“比我想象中還要戰斗啊!”
“激進的急板,升c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還可以這樣玩啊...呼呼...這曲子太贊啦。”
江白看見老教授這個狀態有點害怕,深怕他一不小心高血壓倒下去...
精巧的結構與美妙的鋼琴性效果和充實的音樂內容,急風暴雨般的旋律中包含著各種復雜的鋼琴技巧,表達出一種憤懣的情緒和高昂的斗志。
“教授...”
“糟糕,教授犯病了。”
眼見局面有點失控,師青璇迅速取出自己竹笛,吹奏出一首柔和的曲子...
竹笛的曲子,一下子將江白曲風壓制下來,同時讓老教授情緒穩定下來。
這時候,江白體內貝多芬卡同步率再度暴漲,隨手雙手十指張開,仿佛來自黑暗世界的魔王一般,直接迅速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