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瓷、竹、玉、石、骨、樹脂都可以打造塤,每一種音色都完全不同。
江白手上拿著是一種特殊葫蘆塤,這也是多虧北市琴房吳稻梓與那位老婦人,總喜歡收集奇奇怪怪樂器,這些塤也是其中之一。
葫蘆塤本身帶有喉裝置,外形像葫蘆,制作上需二次做胎,工序復雜。
這種塤的近腰處最細,氣流經過此處時,可再次引起邊棱音效應,使塤的高音區音域得到適當擴展。
由于塤體加長,吹奏更為方便省力,音色也較傳統的卵形塤柔和。
“這是華夏古典樂器吧...”
“沒想到他連這種樂器都會玩?”
一位家長插嘴到:“不止是如此,江白老師還會琵琶,彈奏的非常動聽。”
春秋時代,以和為美曾是一個重要的音樂審美觀,塤唱而篪和,是和為貴的哲學思想在音樂上的集中反映。和是指內容舒緩平和,有助于教化,體現了當時的音樂審美觀點,是聲音諧和。
塤在這方面的音樂功能是顯著的。
江白拿起葫蘆塤:“古人云,塤具治后之德,圣人貴淹;于是,錯凡銀、借福勃。”
一種中音吹奏樂器,因為它的音色古樸醇厚,同古人說話時貫用的高頻調相比,顯得格外柔潤。所以塤特別受到古人的推崇。
拿起眼前葫蘆塤,早已知曉節目組出現的江白,拿起手上的塤,頗有逼格。
“塤的氣類吹奏技巧有長音、氣震音、唇振音等,其中長音是塤吹奏技巧的基礎,必須飽滿圓潤,響亮平穩無雜音。”
江白說到這,吹奏出一種長音,然后切換為氣震音、指震音、唇震音、顫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環換氣、雙吐循環換氣、虛吹音等多種。
一連串技巧下來,仿佛整個現場就變成他個人秀技地方,不少小學員目瞪口呆,家長與節目組看著江白的花式表演。
“好厲害...”
“關鍵這曲子,有著魔性啊...”
江白吹奏的曲子,是地球世界的經典歌曲:大紅燈籠高高掛!
經典洗腦神曲吹奏起來后,包括節目組在內所有人,腦海里浮現出奇怪畫面。
青春結在發上偷偷地笑
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知道
...
帶有鬼畜一般的歌曲,自帶洗刷刷的功能一般,涌入腦海化為BGM,讓不少人身處一個魔幻迷離的時空中,身處高宅大院內。
紅紅的燈火是她最初的心跳
只有她知道只有她知道
...
越聽,仿佛越能帶入自己本身。
許多孩子的母親還偷偷抹了淚,她們也不知道為誰而抹淚。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首曲子就是以塤作為主樂器演奏,屬于地球世界的經典歌曲之一...
紅紅火火的世界下,道盡人世間繁華。
莫扎特與貝多芬的天賦組合,在適當場合下吹奏合適曲子,殺傷力是非常恐怖的。
縱使是一首大紅燈籠高高掛,也可以洗刷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