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所大教堂內,封存著神留下三件音樂圣物,但凡使用這把樂器,都可以將自身音樂境界提升一個層次,同時激發體內某種潛力。
北市琴房...
“這就是敔?”
吳稻梓點了點頭:“圉訓囹圉。所以拘罪人。則敔為禁御本字。御行而敔廢矣。古假借作御、作圉。一曰樂器。椌楬也。形如木虎。按此十一字後人妄増也。”
江白完全不敢相信,吳稻梓教授真的把敔這種樂器給帶來了。
比起塤來說,敔這種古代樂器更為罕見。
上次江白的天籟八音,實際上是一個不完整作品,除了葫蘆塤外,其余樂器都是一般代替品。
華夏的八音,歷史上最早的樂器科學分類法,將當時的樂器按制作材料,分為金(鐘、镈、鐃)、石(磬)、絲(琴、瑟)、竹(簫、箎)、匏(笙、竽)、土(塤、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類。
江白上次的天籟八音,只是一個臨時拼湊不完整版本,例如木之一欄里,江白上次就用其他材料打造替代了。
敔,形如伏虎,以竹條刮奏,用于歷代宮廷雅樂。
敔木制,形如伏虎,背有鋸齒形薄木板,用一支一端劈成數根細莖的竹筒,逆刮虎背的鋸齒演奏,它表示樂曲的終結,用于宮廷雅樂。
演奏中和韶樂時,奏者立于敔側,以劈成細莖的籈逆刮敔背上插列的木片使之發出聲音,作為中和韶樂的結束音。
中和韶樂中設敔一架,如果僅從音響審視,它并不突出,但它卻以奇特的形制和演奏方法而成為宮廷雅樂中的重要樂器之一。
有點類似老虎梳子...
“除了敔,柷也不能少。”
柷與敔,同代表八音里面的木,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功能說法。
作為古代打擊樂器,柷像方匣子,用木頭做成,奏樂開始時敲打,所用木頭乃是奈李木。
“樂之初,擊柷以作之;樂之將末,戛敔以止之。”
吳稻梓身邊那位老婦人插嘴到:“樂記椌楬注謂柷敔也。椌謂柷。楬謂敔。柷形如桼桶。敔狀如伏虎。不得并二為一。木部椌云柷樂也。楬下不云敔樂者、敔取義於遏。”
楬為遏之假借耳。敔者所以止樂。故以敔名。上云禁也。巳包此物。無庸別舉。用此知凡言一曰者、或經淺人増竄。從攴。吾聲。魚舉切。五部。
柷與敔,兩樂器之間關系非常緊密,一頭一尾,是作為真正完整版天籟八音最重要存在。
兩件樂器擺在江白面前,引起他的好奇:“老師...這兩種樂器都接近文物了吧?為什么會有人肯交托給你呢?”
“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本受到你委托,我就聯系幾個老朋友,沒想到他們那邊還真有貨。”
隨便一打聽就可以搞到柷,敔?
這也太厲害了吧...
“好像最近國防科技大學在水戶市搞活動,帶來不少的樂器。”
提到國防科技大學,吳稻梓也是搖了搖頭:“也不明白,他們最近好像對音樂特別關心,難不成發現什么不得了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