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因為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頓第一定律并不是實驗得到的定律。
但方超進行所要使用的并非牛頓第一定律,而是牛頓第二定律。
所謂第二定律則是表現為: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以此而延伸出的各種公式出來。
物理老師沒有說話,底下的學生也在深思熟慮,細細琢磨,想要推算出這一道題的答案出來,已經有學生開始動筆,他已經算出了第一個步驟出來。
“他好像不行啊,到現在還沒有動粉筆。”
“估計剛才就是他隨便說的……物理嘛,本來就是這樣……”
不過就在下一刻,方超上前兩步,開始在試題的左上角以自己右手能夠接觸到的黑板面開始書寫起答案來。
解:設卡車的質量為M,車所受阻力與車重比為u,剎車前卡車牽引力的大小為F,卡車剎車前后加速度的大小分別為a1和a2,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在此,方超運用到了牛頓第二定律。
f-2uMg=0
F-uMg=Ma1
uMg=Ma
3uMg=Ma2
設車廂脫落后,t=3s內卡車行駛的路程為s1,末速度為v1。
s1=v0t+1/2a1t
v1=v0+a1t
v1=2a2s2
其中s2為卡車剎車后減速行駛的路程。
設車廂脫落后滑行的路程為s,得出v0=2as
s=s1+s2-s
s=v0/3a+4/3v0t+2/3at2
s=36m
方超解答完畢,用時兩分鐘多,不到三分鐘。
優秀,完美的解題步驟以及答案,方超對于自己這一次的作答無比滿意。
底下的學生看著方超作答,那些最是開始動筆卻在某些步驟上停頓些許時間的同學早已經被方超給遠遠甩開了,等他們想通其中的關鍵點,方超都已經解答完畢。
所有人的目光這時候都是落在黑板之上,因為他們也不傻,這一看的話,好像真的就是這么一回事。
而且……
尼瑪啊!
一位高中生寫出來的字怎么這么漂亮?!!
如此繁重的學業不說,大部分的學生每天所面對的都是數不盡的練習題,就算是初中書寫文筆較為不錯的學生到了高中也會大打折扣,可是面前男同學所寫出來的字跡,雖是簡練,卻令人賞心悅目,便是物理老師也是不住點頭。
方超的解題思路以及答案都近乎完美,讓人無可挑剔,哪怕是物理老師都找不出任何的毛病出來。
不過物理鄭老師眼下卻是微笑的望著方超,隨后道,“既然你物理方面這么厲害,那我就不出作答題給你了,給你幾道問答題,看你是否能夠回答得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