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杜凱和李堯這兩頭死豬還在呼呼大睡時,沈毅已經開始大量出汗了。
昨天從義烏帶回來的這些毛絨玩具,他要把它們全部從AE50車上,轉移到租住房子的客廳里。還好他租的套間就在一樓,如果是在高層,估計他今天整個人都已經廢了。
話說想干點事業真不容易,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遠沒有當初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那么安逸。
重生里豬腳一邊在學校讀書撩妹,一邊還能在校外打下偌大的商業帝國,沈毅親身體驗之后,才明白這根本就是騙人的。
等他把AE50的車廂清空之后,已經是累得滿頭大汗。于是他又回臥室里沖了個澡。
而等沈毅洗完澡準備出門吃早飯,套間里的另兩人依舊沒醒,于是他只好強行拍門把這兩個懶貨叫醒。
沈毅想要從周董那里蹭人氣,自然要拿點真東西出來。比如他之前準備好的文案——《三十而立的我們》,就準備以短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廣大吃瓜網友們。
但沈毅大學時讀的是市場營銷專業,以前連單反相機都沒玩過。能想到給直播手機加個防抖云臺,已經是他對攝影的最深理解,而就連這也都是沾了重生金手指的光。
所以拍短視頻這種專業的事情,自然要找專門的人才去做,而李堯是第一個被沈毅忽悠上賊船的人。
作為一名影視編導專業的大二學生,沈毅建議李堯要理論聯系實際,于是特意把這次挑大梁的機會留給了他。
沈毅只負責提出創意,然后由李堯根據沈毅的思路來編撰劇本,再設計好場景和分鏡頭,最后組織人員進行拍攝和后期制作。
這么多工作,單靠李堯一個人自然忙不過來。所以除了自己入伙之外,他還積極幫助沈毅忽悠其他校友和同學。
這里必須先介紹一下沈毅眼中的哆啦A夢——東海傳媒學院。許多人一提到影視明星的搖籃,立刻聯想到的無外乎就是中戲、北影、上戲這三所大學。
這三所學校的確是中國所有藝術類大學中,知名度最高的佼佼者之一。但在計劃經濟的年代,它們只負責專門培養大銀幕的幕前和幕后人才,而相對應的還有三所以培養小銀幕人才著稱的廣電學院。
這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位于首都的中傳,它的前身其實叫做北廣。沈毅重生前,這所大學正因“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新時代校訓,而被網友們廣為傳頌。
東海傳媒學院的前身,叫做東海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簡稱東廣。雖然它最早只是一所高專院校,但那時就已經是廣電系統有名的“老三所”高校之一了。
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別看東傳的知名度遠沒有中戲、北影那么大,但與影視相關的臺前幕后專業,同樣設置齊全。
這不,李堯昨天就已經提前聯系好了,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一位大三的學長,以及錄音藝術專業一位大二的同學。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大家就約好今天吃早餐時,在東傳學院生活區門口的葡萄園餐廳二樓碰頭。
“倫哥,紅綠燈這幕戲可是咱們這個視頻的**,你看怎么拍合適?”李堯笑嘻嘻地對坐在自己對面的一個板寸頭青年說道。
“你既是導演,又是監制,你說了算!”板寸青年笑呵呵的回道。他叫周耀倫,是李堯找的攝影師。
“哼,真監制是坐在旁邊這位,我就是個跑腿干活的!唉,咱們這個圈子里,盡是這種外行領導內行的破事,誰投資誰就是大爺!”李堯說著斜了一眼正在悶頭喝粥的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