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晚上九點半,就在互聯網碼農李健加完班準備回家時,沈毅也正在目不轉睛的盯著網友們的反應。
短視頻《三十而立的我們》,經過一天半緊張的拍攝,以及一天半的后期制作,終于在今天傍晚的時候全部搞定。
晚上六點,沈毅正式把這條短視頻,上傳到了“追風少年”沈毅的微博賬號上,并在第一時間以致敬《頭文字D》上映十周年的名義,@了“周杰侖粉絲會官博”、“周杰侖國際后援會”、“周杰侖微博資訊”,以及周杰侖各地粉絲會的微博。
周董本人雖然沒有開通微博,但卻不愧是一個自帶大量流量的超級巨星。從晚上六點鐘開始,沈毅的微博——“追風少年沈毅”,無論是量、轉發量、評論量,還是粉絲數量,都迎來了一波猛烈的上漲。
除了@那些微博上與周董相關的大V和官博之外,沈毅并沒有進行任何其他操作。但周董龐大的粉絲流量,只花了三個多小時,就把“《頭文字D》十周年”的話題頂上了微博熱搜。
當然,這也和天時地利有關。首先,娛樂圈這幾天并沒有超級大瓜,否則遇上某某夫妻離婚、某某明星劈腿等熱點新聞,同一個話題的不同關鍵詞,能把整個微博熱搜榜都給屠榜了!
其次,沈毅制作的這部短視頻質量很高,以致敬周杰侖和懷念青春作為主題,不但能收割周董粉絲的關注,還能進一步引發大家的共鳴!
最后,沈毅的一系列操作也很正確,他以#《頭文字D》十周年#作為第一個發酵話題,借助周董的流量引發第一波關注。
當#《頭文字D》十周年#的熱度逐漸起來之后,沈毅又轉而開始推第二個話題——#致敬80后#。
#致敬80后#這個新話題的信息容量,遠比#《頭文字D》十周年#更大。后者是針對周董的粉絲進行精準“打擊”,而前者則是依托后者帶來的龐大前期流量,引發更大范圍的發酵與討論。
而為了更好的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沈毅自然也要按照微博的潛/規則,進行適當的話題引導。熱搜榜就是一場生意,這是全國人民眾所周知的秘密。
否則某些女明星哪來的所謂“熱搜體質”,隨便幾張機場街拍,甚至因為一件衣服都能頻頻上熱搜,這其實都是背后公關團隊舍得下血本罷了。
沈毅賺錢可沒流量明星們那么輕松,自然不可能直接花重金賣個熱搜位下來。他的所謂引導,其實是事先聯系了幾個要價不算高,但粉絲含金量還算不錯的大V,讓他們按照統一的格式創造一條微博。
格式開頭是“本人8X年生人”,先表明自己的八零后身份。接下來再用幾句話回憶一下,自己青蔥歲月中一件或者幾件,有趣或者中二的事情。最后再以同一個格式“致敬青春!致敬80后的我們!”作為結束語。
有了一批大V帶頭創作之后,很容易就引起其他人模仿他們的格式,再代入自己的回憶進行跟隨創作,于是一種風潮就形成了!
所以互聯網碼農李健如果觀察的仔細,就會發現他瀏覽的幾條高贊微博,除了加入了#《頭文字D》十周年#這個話題之外,還都加入了#致敬80后#的話題,而且它們都有類似的行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