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電商和游戲則分別誕生了,阿里和騰訊這兩家世界頂級的互聯網企業。但因為國內龐大的市場規模,就算行業老大一枝獨秀,也依舊容得下網易和京東這種市值300億和400億美元的行業老二。
沈毅重生2015年的節點雖然很晚了,但電商領域依舊誕生了一家,能讓阿里和京東感到巨大威脅的新型社交電商企業——拼多多。
就在沈毅的鯤鵬公司簽署第二輪融資協議時,拼多多其實剛剛誕生。沈毅如果剛重生時就提前插足,是不是有機會取代拼多多?
其實沒可能!因為重生前的沈毅只是一個普通上班族,但拼多多的創始人卻不一樣。人家名校畢業,曾加入谷歌,本來就是工程師出生,又是段永平的徒弟,早在2007年就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可以說拼多多的崛起并不是偶然,它的創始人要技術有技術,要人脈有人脈,要經驗有經驗。沈毅的重生金手指雖然厲害,但也不是真的無敵!
所以沈毅即使有重生金手指加成,在電商領域的布局也只能做到依托正在興起的直播業,提前搶占直播電商的風口。
但這種格局發展到最后,鯤鵬公司最多也就是成為電商巨頭的一個側翼,而不可能撼動整個行業的格局。
比如淘寶直播就算開發獨立的APP,也只能依托于淘寶和天貓來賣貨,而不可能發展成另一個淘寶或者天貓。
想要容納重生者龐大的野心,游戲行業其實遠比電商更大合適。首先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市場都足夠龐大。
在騰訊一枝獨秀的同時,國內游戲業依舊還能讓網易、搜狐暢游、完美世界、巨人網絡等公司活得很滋潤。這還只是端游市場,像頁游和手游,還有FunPlus、三七互娛等大型企業。
而且相比于電商出海,游戲出海就要容易得多。比如FunPlus的大部分游戲都是直接針對海外市場,如果它不是收購了一支LPL戰隊,國內許多玩家甚至根本沒聽說過這家游戲公司。
而游戲行業之所以說適合重生者,還因為一款游戲的核心競爭力往往在于玩法創意,而這恰恰是重生人士的優勢所在。
比如鴻浩游戲公司現在立項了兩個游戲,一個是找茬類游戲,另一個則是在線狼人殺游戲。而這兩個游戲都是未來一兩年內,將會在國內市場爆紅的游戲品種。
沈毅不敢說鴻浩公司在他的指點下,就一定能收獲成功。但相比于其它盲人摸象的同行們來說,鴻浩公司至少在開發方向上是沒錯的,所以成功的幾率自然也要大得多!
但開發游戲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而鯤鵬公司在獲得巨額風險投資的同時,意味著公司的財務管理必須向正規化靠齊。
不能像以前那樣,因為幾個公司都是沈毅的私人資產,資金就可以相互隨意劃轉。
以后就算鯤鵬公司的利潤很好,除非所有股東同意分紅,否則沈毅再也無法再用鯤鵬公司賬上的資金,來支撐游戲公司前期研發所需的巨額投入。
所以他才未雨綢繆,趁著這次融資的機會,寧愿降低自己在鯤鵬公司的持股份額,也要為鴻浩游戲公司提前預留好接下來發展所需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