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鯤鵬公司里面沒幾個臨電校友的話,沈毅旗下的另一家公司——鴻浩游戲,就多了不少臨電學子的身影。
畢竟游戲編程需要大量的計算機人才,而臨州電子科技大學一聽名字,大家就能猜到計算機相關專業,肯定是學校的王牌專業。
好吧,外人怎么也想不到,臨電最牛的專業其實是會計學!誰讓它當年是電子工業部下屬,專門培養財會人才的院校呢!
臨電大部分知名的校友,都是國有電子集團的老總或者副總。你如果去查看他們的履歷,幾乎都是財會人員出身。
因為八十年代有大量的電子企業聚集在深城特區,以至于臨電雖然與深城隔了十萬八千里,但其財會專業的名聲卻在特區一直非常響亮。
當然,臨電的計算機也還是不錯的,至少在東海本省內僅次于東海大學排名第二。所以鴻浩公司招收部分臨電出身的計算機人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其中就包括鴻浩公司第三個游戲策劃的負責人何天旭,他是沈毅的同屆校友。只不過當初讀大學時,沈毅在管理學院,而他在計算機學院,兩人互不認識對方。
和本科畢業后就開始工作的沈毅不同,何天旭成功考上了本校研究生,攻讀的是物聯網方向。物聯網,即“萬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是最近這些年非常流行的一個時髦詞匯。
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區別,簡單點概括就是后者在前者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也加入進來,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
比如說炎炎夏日,你在下班途中,提前通過手機上的APP打開家中的空調,并把溫度調到26度,所以等你一進家門就能立刻享受清涼,這就是物聯網。
正常來說,游戲公司應用到物聯網的場景還是比較少的,更別說讓一個物聯網人才來做游戲項目的負責人了。但沈毅給鴻浩公司立項的第三個策劃,狹義上來說并不能算是一個電子游戲。
2013年,日本互娛公司CyberStep推出了,一款名為抓樂霸的在線抓娃娃機游戲。
所謂在線抓娃娃機,就是在傳統線下娃娃機上增加了傳感器和直播鏡頭,從而能讓玩家們足不出戶,在電腦或者手機屏幕上,就能實際操控遠程的娃娃機,并通過實時畫面監看抓取的進展,從而獲得與線下抓娃娃類似的體驗。
2015年,正是中國的娃娃機線下市場爆發性成長的時期,類似抓樂霸的模仿者還要等到2017年初開始才會冒頭。
在線娃娃機和狼人殺手游一樣,都是2017年開局,風險資本最青睞的投資風口之一。沈毅作為重生者,自然要提前卡位,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不過在線抓娃娃雖說是一款游戲,但它和傳統的電子游戲其實完全不同,并不需要游戲策劃和編程,更多的反而是直播技術上的問題。
比如數據的傳輸和反饋問題,直接影響到直播畫面的延遲水平。而延遲一旦高了,讓玩家感覺到自己的操作,和直播畫面的反饋并不同步,那么抓娃娃那種緊張刺激的代入感就消失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