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的球童是一個姑娘,長的倒不是很漂亮,只能說五官清秀,王毅看了一下,選擇了一名男球童。問了下名字叫尹博,這名字倒是和以前看過的一部電視劇主角的名字一樣。
前往球場的路上,王毅隨口問道:“你當球童多少年了?”
“六年了。”尹博說道。
“這么長時間?你今年多大了?”王毅有些驚訝的問道。
“二十三了。”尹博說道:“我高中畢業就在高爾夫球場打工,球場招收球童,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上個月剛剛考過A級。”
“A級球童?”王毅第一次打高爾夫球,對于高爾夫的規則了解的不多,還是昨天突擊查找了一番資料,根本就是個半吊子,對于球童就更不了解了。
經過一番交談王毅知道了球童的等級,球童分為ABC三個等級,C級最低,A級最高,同時A級也被稱為職業級。
球童的作用就是幫助球員攜帶和管理球桿的并且按照規則幫助球員的人,球童不僅是俱樂部的顏面,畢竟他們是和顧客接觸最多的人。
當然球童這個職業也很傳奇,要知道從球童到球手是當今世界高爾夫球壇的流行趨勢,華國的高爾夫一哥張連偉就是從球童走出來的,同樣也是第一個從球童到冠軍。
同時從球童走出來的大佬還有通用電氣的CEO韋爾奇,傳奇股神彼得·林奇還有號稱世界第一球童的史蒂夫·威廉姆斯,他甚至還成為了球童代言廣告的第一人,當然他的收入也令人咋舌,僅僅2006年一年他的小費和分紅就超過七十萬美金。
“能不能成為球手我不奢望,能賺錢糊口就行。”尹博笑著說道。
根據王毅剛才的了解,在正規的高爾夫球場,A級球童的收入每個月至少有一萬元,當然像是小費之類的另算。
兩人邊聊邊走,一般來打高爾夫球的時候,交流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球童,人家隨時隨地跟著你,不單幫你拎包拿東西,還會建議你采用什么方案擊球,許多高爾夫球愛好者都有固定的球童,其親密程度就相當于華國的領導和司機只見的關系。
王毅和徐永來到場上,其他人已經開始玩了起來。在徐永的介紹下,王毅和他們認識了下,分別是做食品的馬總,同樣做房地產的藍總和做互聯網的張總。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高爾夫球的愛好者,技術水準也就那樣了,根本不可能去像職業選手那樣打全場。
朋友之間玩玩而已,所以規則也很簡單,就是比洞賽,選一個球洞,大家都對著球洞打,直到打進洞為止,誰用的桿數少誰就獲勝,如果打完一個洞還要繼續,那就累計勝負洞數來裁定成績。
看到王毅兩人過來,劉賀直接笑道:“王老板是新人,第一桿就讓他來怎么樣?”
“對對對,新人先來,新人先來。”旁邊的馬總起哄道。
“那我就不客氣了。”王毅笑著拿出開球桿準備開球,話說一組高爾夫球桿足足有十四根,里面又分為木桿,鐵木干,鐵桿和推桿,在合適的時候選擇合適的球桿,所以一場高爾夫球并不是那么好打的,對于新手,你甚至不知道在什么情況下該用什么球桿。
當然你不知道也沒關系,球童肯定知道,有球童在,就算不會打也不至于犯這種低級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