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李院長,我這批文物并不打算出售啊。”王毅奇怪的問道。
“王先生,我們沒打算購買。”吳銘泰擺擺手說到:“你不是準備要建造博物館嗎?現在距離博物館建成還早,我們想請你將這些文物放到故宮博物館進行暫時保存。”
“同時在博物館建造完成之前,讓這批文物現在故宮博物院進行展出。”
“當然了,我們也不是白讓文物展出,這批沉船寶藏數量巨大,而且作為海撈瓷里面滲透進了很多鹽分,還有各種貝類依附在上面,我們可以出人手幫你妥善處理這些文物。”
海撈瓷因為海水浸泡的緣故,里面有不少鹽分,在打撈出來之后一定要用海水、自來水進行浸泡,先不做特殊處理,直到進入實驗室之后在用離子水浸泡脫鹽,這需要多次換水,而且浸泡時間也長需要至少六十天的時間才行,直到數據顯示浸泡水電導率升高幅度趨于平穩才能視作完全脫鹽。
這一次打撈上來的東西不少,就算是銅器、象牙等物品也需要驚醒這些操作,唯一不用大概也就是那些抗腐蝕性非常強的金幣了,如果不進行脫鹽處理,這些物品就會飛快氧化,并且最終化為粉末。王毅本來是準備花錢請一些文物修復專家進行修復的,不過現在有了故宮博物館愿意幫忙,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作為國內最權威的博物院,故宮博物館有著最好的文物修復師,比王毅自己去請人可靠譜多了,至于說讓瓷器放在故宮博物院展出,這也完全沒問題。
當然了故宮博物館的人也不吃虧,畢竟這批瓷器還是除了文物本身外,里面還蘊含了非常多的信息,比如瓷器的燒制時代,燒制工藝,還有上面的繪畫等等,這些都能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發展情況。
這些東西的價值對于了解華國古代歷史有很大的幫助,華國的瓷器上經常會繪制一些故事或者事件,比如鬼谷子下山,蕭何月下追韓信等等。王毅這次得到的這匹瓷器數量眾多,肯定有不少的精品。
不過這匹瓷器還需要先記錄一下,免得到時候數量太多出了問題。而且也不能答應那么快,至少要讓他們覺得,欠自己人情。
“李院長,吳先生,本來這匹瓷器已經說好了送到中原省博物院進行清理修復和研究的,您這樣做讓我有些為難啊。”王毅裝作有些為難的說到。
“王先生,中原省的博物院更擅長處理青銅器和古文字,對于瓷器修復的水平遠遠比不上我們故宮博物院,這批東西在他們手中很有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可修復的后果,我想請你在考慮一下我們,我們會成立一個專業的團隊進行這件工作。”
王毅心里暗笑,為了爭取這些沉船寶藏的研究權利,這些人連黑同行的話都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