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質的的工具人,最好是有固定資產和家庭羈絆,這樣一來他不會逃跑,另外由于承擔生活的責任,所以抗壓能力也會很強,比如說你外出打工,月薪五千,老板對你不好了,你可以轉身走人,而有著房貸車貸,還要養活老婆孩子的人,為了每月的活命錢,自然就會任打任罵,對比起來那種人更好用?
年齡的話,最好是那種小有社會閱歷的更佳,這種人知道出來混生活的不易,沒有年輕人的毛躁,也沒有中年人的油滑,如果再趕上品質老實忠厚的,自然更容易壓榨。
所以劉賢選擇工具人的標準,年紀小的孩子不要,年紀太大的不要,沒有親人的不要。
按照這個標準,再加上賣身的人價格十分便宜,因此劉賢直接以雇傭的形式,獲得了四名仆人,分別是要養一弟一妹的14歲小屁孩周狗子,有老婆孩子的破產泥瓦匠,26歲的鄧喜定,改邪歸正照顧家中盲母的原游俠,20歲的李天賜,以及兒子兒媳雙亡,獨自拉扯著獨孫女的50歲老者,郭富祿。
有人要問了,哎?這幾個人的標準,好像都沒達到劉賢sr級工具人的定義呀?為啥還雇這四個人?道理很簡單,理性分析是理性分析,實際操作過程中,必然會被感性影響,畢竟劉賢是個人,不是只畜生,而且就算不是sr級的工具人又怎么樣?憑自己的本事,要還混不出個名堂,豈不是白來這個時代一遭?
當然,作為優質ssr級工具人趙壘株,當前工資才漲到一月一千六百錢,其它幾人的工資必然達不到這么高,所以他們的工資,分別是小屁孩一月八百錢,泥瓦匠和游俠各一千錢,和老爺子的一千二百錢,而且預付半個月,好讓他們去安家。
在這個青壯顧工,每月六百到八百錢的行情下,四人對劉賢的雇傭,感激的五體投地。
這個操作,既能把他們從死亡線上拉過來,還可保證一段時間內對劉賢的絕對忠誠,以及靠金錢激發的主觀能動性等附加因素,從這些附加方面來說,多給出來的幾百錢,還算是比較有價值的,更何況現在劉賢有錢,任性。
忠誠和主觀能動性需要維持的時間不用太久,一年的時間足以,到時候他們愿意繼續跟著劉賢干,還是自己出去單飛,劉賢都無所謂了,重要的是,這一年之內,他們必須無條件的接受劉賢的壓榨。
由于劉賢下一步的計劃,需要進入鄉村,所以必要的準備還是要有的,畢竟在這個時代,城內的生活,和外面的生活簡直天差地別。
現在這個時代,沒有監控,沒有警察,沒有道德,剩下的只有人的本性,以及各種豺狼虎豹,村內宗族關系猶如村霸一般,在這種無人區內頻繁活動,如果不做好足夠的準備,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做的就是,讓劉賢特意花大價錢,購買的一輛馬車,然后加以改造當做貨車使用,買這輛馬車的開銷,著實讓劉賢心疼壞了。
要知道這個年頭,能制作圓形的輪子,就算掌握尖端科技了,所以單是購買車身,就花了劉賢足足十貫,就這價錢,還只是一般的馬車,士族才能乘坐的那種二十貫的車,劉賢只能借著家里兩位大佬的名義,才有資格買,可他還沒資格座,算上改造成四輪馬車的價格,單是這輛車,就支出了足足二十六貫五銖錢。
因為是四輪馬車,劉賢還購買了兩匹挽馬,又額外支出了兩貫多錢,而就這一輛在他眼里看起來猶如破爛一般,既沒有避震,也沒有內飾的馬車,按后世的購買力換算,竟然相當于買了一輛一百多萬的奔馳了,你說他心疼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