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巧合下,跟另一家公司的人一起吃飯,其中有一個人說前幾天跟袁航合作了一單,一說起客戶,正是楊修遠帶的那個客戶。
那個時候楊修遠年輕氣盛,自尊心也強,哪里受得了。
于是,在某一天上班的時候,楊修遠在包里揣了一塊紅磚頭和一個小麻布袋。
本來袁航在店里就作威作福的,又被搶了單子,楊修遠實在是忍不了了。
門店有值班模式,正好那一天就輪到了袁航和楊修遠一起值班。
袁航愛撿小便宜,每次跟新人值班都會早走半個小時。
楊修遠就是趁著他早走后,趕緊穿過一個小區,到了一處沒有監控又是他回家必經之地的地方等他。
躲在路邊,等袁航過來,楊修遠跳出來就是一麻袋套上去,然后一轉頭撂倒,當場袁航就軟在了路邊。
那條路人很少,在一個小區的背面。
打暈了袁航后,楊修遠立馬飛奔就跑,為了做樣子,還在路邊買了一瓶水,假裝是出去買水的。
前后也就不到十分鐘的時間。
打的時候只想出氣,沒想那么多,打完之后回到店里又怕真出事,就袁航那個狀態,楊修遠怕真砸死了,那不就成了殺人犯?
思來想去,楊修遠關了門店,假裝下班,剛好他回租住的房子也要經過那條路。
走到“行兇”的地方,人還在,腦袋上還套著麻袋,躺在路邊一動不動。
楊修遠趕忙裝作才發現的樣子,把袁航背到了醫院。
這件事后來沒事發,因為袁航干了不少缺德事,各種串通其他公司的人到處撬單子。
警察問得罪了那些人?袁航自己都不好意思說,仇家多了去了。
于是,楊修遠成了袁航的恩人。
從那以后,每到逢年過節,袁航都要請楊修遠吃飯,也正是因為那次事件,袁航慢慢改了壞習慣,怕再被人砸一次,后來還跟楊修遠一起自考來著。
當然,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最后各奔前程,但不變的是,每次逢年過節依然會給楊修遠打電話,一直持續到楊修遠換了鵬城的電話號碼。
他時常說,沒有楊修遠就沒有今天的他,人要感恩。
要是楊修遠當年不救他,他也許就死了,更不會反省自己所做的那些事。
這件事是楊修遠出生社會后唯一干過的一件“壞事”,就最后的結果來看,也許也算不上“壞事”,這個效果不是他策劃的,仿佛有天意相助。
砸是忍不了那口氣,前后忙活了半個月,眼看要成的單子被別人撬了,怒火攻心。
后面去看是怕人真出事,機緣巧合下,就成了袁航的“恩人”。
和袁航沒斷聯系,主要是這家伙太熱情,逢年過節必打電話。
后來袁航穩定了,成熟了,幾經輾轉,進了一家獵頭公司,做的還不錯,楊修遠在朋友圈看到了他好幾次帶著家人去旅行。
找到袁航的聯系方式,楊修遠打了個電話過去。
“喂!您好!”
“航哥!”
“臥槽,修遠?”
電話里,分貝立馬提高了幾分!
“是我,航哥,現在不忙吧?”
“你這個吊毛!現在知道聯系我了,聽說你事業出問題了,我都準備給你籌錢了,結果怎么都聯系不上,你這是拿你航哥當外人啊,我這條命都是你救的,不知道打電話開個口?是不是傻?”
楊修遠把手機拿遠了幾分,每次聽到袁航這么熱情,楊修遠都有點不好意思,現在他腦袋上還頂著一道疤。
一想到那道疤是自己干的,就有種五味陳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