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怨聲載道,但易中海絲毫不為所動。
“李東,從你開始吧。”
在易中海示意下,李東愁眉苦臉地站了起來:“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
李東一開始背得還挺順暢,可還不到一半就開始吭哧癟肚了,最后一大段,那是說什么也想不起來,只好低著頭,可憐巴巴地杵在哪里。
易中海努力舒展眉頭,不讓它們皺起,又點了幾個同學背誦,但結果讓他一再失望。
多數同學都有些生疏,能完整背出前三分之二的,已經算是很不錯了,有幾個家伙甚至只能正確背出前八句來,然后就進入了隨機模式,想起哪句說哪句……
就連兼任課代表的班長雷蕾,也由于疏于練習,背丟了七八句!
易中海嘆了口氣,嚴肅起來:“跟你們說過一萬遍,語文在于積累,你們就是不聽!我說過,咱們這門課,不像有些科目,看看書、做做題就行,語文不一樣,平時一定要注意積累,要自覺訓練背誦能力,要在理解中記憶……”
訓話告一段落,易中海繼續提問,很快就輪到了江寒。
江寒放下《三年高考、五年模擬》,應聲站了起來:“老師!我覺得吧,這個……大家背不下來,其實,那個……似乎有情可原。”
“嗯?”易中海眉頭一皺,“你的意思,背不出來還有理了?”
江寒連忙澄清:“當然不是!我只是覺得吧,光靠死記硬背,可能不夠有效,記得快忘得也快!所以……”
這邊江寒和易中海對答,下面的同學們就看起了熱鬧。
有懷疑江寒不會,故意跟老師折綹子的;也有人覺得江寒放完暑假就變皮了,不像高一時候那么懂事、聽話了,沒準是叛逆期來了?
更有人小聲嘟囔了出來:“你就說會不會,不會回去背就完了,說那些沒用的干啥?”
也不怪他們小看江寒,雖然下午數學課上,江寒解出了大家都不會的題目,但數學那玩意講天賦、講機智,而語文……
其實他們心里都有個念頭,不便宣之于口:江寒背不下來最好,這樣大家都不會,老師也說不出太多話來,畢竟法不責眾嘛!
但如果江寒能背,其他人都不行……
見江寒有些遲疑,易中海盯了他一眼:“有什么經驗你就說,別磨嘰!”
在老師鼓勵、一些同學懷疑的眼神里,江寒靦腆一笑:“我前一陣沒事的時候,琢磨了一下,覺得有些古詩當成歌詞,唱起來還挺有味道的,而且好像比較容易記住。”
唱?
《琵琶行》?
全班人齊刷刷抬頭,向江寒看過去。在全班的注視中,江寒仍然一臉恬淡,仿佛那些目光全是空氣。
“呦,那還真挺新鮮……趕緊唱出來聽聽。”易中海大感興趣。
江寒清了清嗓子,唱了起來:“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這么點小場合,放不開是不可能的。
當年江寒剛參加工作時,遇上團建活動,可是當著二、三百號人,連唱帶跳外加各種冷笑話的。
哪怕他其實不擅長,也得硬著頭皮上!
次數多了,不擅長也就變得擅長了。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江寒只唱了幾句,教室里就響起熱烈的掌聲。
原以為江寒會用《琵琶行》的詞,套上哪一首流行歌的曲調,沒想到他唱的居然是一段十分新鮮的旋律,在場所有人竟然誰也沒聽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落玉盤……”
當江寒唱到這段戲腔時,下面頓時響起了口哨聲……
沒錯,江寒這首歌的曲調,正是后來在網上很火的那個版本,原唱是奇然和神秘人,而且,還是速度較慢,更適合吟唱的第二版……
幸好他重生前,歌曲列表里有這首歌,每天多少總要聽幾遍;有時候設成循環,忘了取消,甚至能放上一整天!
若非如此,他還真不一定能從頭唱到尾……
“……江州司馬青衫濕,青~衫~濕——!”
一遍唱完,同學們大聲叫好,江寒嘿嘿一樂,學著江湖人的樣子,抱拳做了個羅圈揖:“獻丑,獻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