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論文后,只要輸入進電腦里,再上機跑一遍代碼,調試一下,沒啥問題的話,就可以投稿了。
第一次寫論文,江寒著實費了許多腦細胞。
尤其要特別注意,所有引用的東西必須能找到參考文獻。
好在這篇論文引用的東西不多,再加上昨天猛查了一番資料,否則還真搞不定……
通過這次寫論文,也暴露出他一些問題。
主要是理論基礎不扎實,數學推導比較艱難,以及對同領域其他方向的研究不熟悉。
看來以后收集一些機器學習方面的文獻,從基礎學起……
看看時間,已經第四節過半,于是刷了幾道題,消磨、消磨時間,順便賺點“學以致用積分”。
下課。
廣播里響起放學鈴,然后傳出一個柔美的女聲:“親愛的同學們,一上午緊張地學習結束了,放學請盡快回家,不要在途中逗留、玩耍,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別讓父母和家人擔心……”
接下來,照例開始播放音樂。
本該播放《天之大》、《跪羊圖》或者《厚德載物》什么的,可松江一中的三千多師生卻發現,今天換了一首沒聽過的新曲子。
前奏一響,就給人一種很悠揚、很輕快、很有節奏的感覺,很快一個溫雅的男聲唱了起來:“潯陽江頭夜送客……”
歌詞竟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古詩《琵琶行》,旋律輕快,節奏鮮明,不算震撼,但聽起來很舒服。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這一句唱完,歌詞告一段落。
就在大家贊嘆不已,并期待著下文的時候,忽然響起一個清亮柔美的女聲: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落玉盤……”
“我去!這也太驚艷了!”
“太好聽了!”
“啊,我死了!”
……
這段戲腔讓許多人忍不住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不由得放慢了腳步,直到整首歌放完,才意猶未盡地離去。
結果就是,今天的校門突然變得特別狹窄!
高二2班的學生感觸更深。
“這還是江寒嗎?怎么比那天好聽那么多?”
“不是找百萬調音師了吧?”
“沒準真找了……要不你也找一個?”
“誒,你們聽沒聽出那個女聲是誰唱的?”
“怎么有點像夏雨菲?”
“你別說,我也覺得挺像的,再說除了夏雨菲,還有誰氣息這么穩,聲音這么甜?”
每次文化節夏雨菲都至少唱一首歌,大家對她的歌聲還是比較了解的,不過這次是戲腔,就有點不容易分辨了,除非是非常熟悉的人。
“哇哇哇,你這么一說,我也覺得像了……”
“江寒呢?揪過來問問不就知道了?”
“剛下課那家伙就沒影了……”
……
皇家庭園C座。
夏雨菲一個人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