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整個激光雕刻機就組裝好了。
再次用USB線連到電腦上,然后上原料,進行作業測試。
電腦端的雕刻機驅動軟件,才是這個項目中,工作量最大的部分。
但江寒已經提前完成了。
網上倒是也有不少現成的軟件,但沒找到兼容性比較好的。
江寒索性自己編了個。
系統底層編程,可比游戲編程復雜多了,但參考網上找到的技術資料,慢慢調試,終于還是開發了出來。
事實上,最近一周多以來,晚上的自由時間,基本都交給了這個軟件。
江寒將其命名為“雕刻助手”。
在MacBook里,雙擊運行“雕刻助手”,隨便選了個圖案,再將一小張黃色封面紙,放在卡片托盤上。
當他點下運行按鈕,激光雕刻機就開始工作。
隨著光頭移動,封面紙被激光照射的地方,一點一點地碳化,圖案也就隨之出現。
眼看著這賞心悅目的一幕,江寒心里還是有那么一丁點成就感的。
在2020年,極客領域里,各路高手層出不窮。
所以,像這種比較簡陋的小工程,已經算不上什么稀罕事兒了。
可現在才2012年,大神們還在成長中,各種軟硬件的潛力,也沒有得到充分開發……
行路難,開路更難。
說起來,這個雕刻機的缺陷,自然還是不少的。
首先,由于只有兩個方向軸,所以只能完成浮雕作業。
要想進行真正的立體雕塑,至少要三方向軸自由滑動才行。
其次,機器的工作空間,實在太小了,只能在幾厘米見方的原料上,進行雕刻作業。
所以,談不上多少實用價值,只能算個比較新奇的玩具。
當然,對于愛玩、會玩的人,可能還是會覺得,這玩意挺好玩……
其實到這里為止,“激光雕刻機”已經可以正常工作了。
但面包板太大,插孔很容易松動,所以還要優化改造一下,將電路集成到小電路板上。
說干就干。
江寒找出一個10×12cm的洞洞板,將驅動板、二極管、三極管、電阻等一一插上去,然后走線、焊接、走線、焊接……
加工完小電路板,又將Arduino和支架上的步進電機,全都連接上去。
再次測試,沒有任何問題。
隨后,江寒開始在雕刻機上,加裝風扇、電源開關、風扇開光和電源工作指示燈。
先把這些東西,都用導線連到電路板上。
通電測試,確認工作正常后,將工作指示燈安裝到光驅殼底座上,取代原本的光驅指示燈。
然后,再在底座光驅的前面板上,開一個小孔,將電源開關安裝上去。
至于散熱風扇,則用螺絲固定在后面板上。
最后,江寒將電路板和Arduino,全都固定在光驅底座內部。
重新組裝好之后,將卡片托盤與機架之間,用磁吸固定住。
這樣,整個“激光雕刻機”就徹底完工,看起來不但美觀、工整,而且相當有科技感。
接下來,自然就是ShowTime了。
江寒將自己的手機殼,放在了托盤上。
然后在電腦端的“雕刻助手”里,選擇了一個漂亮的二次元頭像。
點擊【運行】按鈕,雕刻機就開始工作。
隨著光點一動,圖案就在塑膠材質的手機殼上緩緩浮現。
雕刻完成,和原圖比較,絲毫不爽。
第一個作品,非常成功。
隨后,江寒又逐一試驗了其他材料,什么牛皮紙、苯板、木片、桃核、塑料、橡膠……
只要是顏色較深,吸熱能力強,且可以熔融、碳化的,基本都可以加工。
視頻錄制完后,還需要后期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