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怎么樣?我們廠……”
張建泰正想大刀闊斧地討價還價,但體會出了江寒眼神里的淡然,和那一絲若有若無的嘰嘲,只好再次嘆了口氣:“好吧,那就2.5%吧,我也是不惜打破慣例了……只是20萬真的不可能,我只是個副總,沒那么大權限,8萬……”
江寒已經站了起來,很干脆地站了起來,順便還收起了自己帶來的東西。
張建泰連忙最后一次出價:“15萬!15萬加2.75%,如果你還嫌不夠,我就只能忍痛放棄合作了。”
“買賣不成仁義在,下次有機會再合作吧。”江寒說完,擺了擺手。
意思是:我先走了,不用送了,你再坐會兒……
張建泰愣了半天:“真不能再談談?”
江寒從容整理著物品,說:“我的條件就在這兒,您能接受,就給我打個電話,只要我還沒跟別人簽署排他協議。”
說完,江寒轉身,對張慶國欠了下身:“張校長,謝謝您的茶。不得不說,您喝茶的品味相當不錯……如果沒別的事,我就先回去了。”
張慶國笑著點了點頭:“回去吧,好好休息,難得放個小長假……慢點走。”
江寒點了點頭,禮貌地告退,出門而去。
張慶國看了看張總,給兩人分別續了一杯:“來,再喝點。”
張建泰品著微苦的茶水,忽然覺得,這平時喝起來還算享受的雨前龍井,也變得沒啥滋味了……
心里忍不住嘀咕起來:就那么點個小毛孩子,怎么就這么不好對付捏?
20萬其實不貴。
技術可能不值這么多,但概念值。
市場上正缺少此類產品,很多特殊場合,比如寫個請柬、抄個表揚信什么的,如果有個能模仿筆跡的機器人……
有需求的潛在用戶,可以說并不少,市場潛力比較可觀。
但10%的銷售分成,是絕對不可能的。
成本拉得太高,利潤空間太小,沒意思。
按說,既然有專利在手,大可以隨意定價。
只要將專利分成的支出,轉嫁給消費者不就完了?
但生意不是這么做的,產品一旦上市,只要效益夠好,立即就會有無數同行跟風。
最后就會把出廠價狠狠地壓下去,有的時候,甚至會達到只比成本線高一絲的程度。
所以談專利分成的時候,每0.1%,都是值得全力爭取的。
或許有人會問,那些跟風的廠家就不怕違反《專利法》嗎?
如果張建泰聽見了,一定會送那人一對大大的白眼。
少特么幼稚了!
他們廠又不是什么國際大廠、名廠,打得起幾件官司?
那么,如果等別人買下專利,自己跟風又會如何?
也不夠理想。
且不說會在法律層面陷入被動,一旦被抓倒霉……
而且,只有擁有專利的廠商,才能利用先發優勢,迅速搶占市場份額,然后快速更新疊代產品。
這才是他們這個小廠家,斥資購買專利的根本動力。
張建泰有些飲之無味,張慶國如何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