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來說,這個寫字機器人的產品上市,并在渠道里鋪開之后。
如果銷量不太慘淡的話,每個月少說也能賣出個三、五千,甚至上萬臺。
如果趕上什么風口,大爆一下……
保守一點,按照每個月出廠5000臺計算,假設出廠價定為500元左右。
每個月的銷售額就是250萬,乘以3.5%,就是8.75萬元。
多則半來年,少則三、四個月,分成的錢就差不多能追上40萬的差價了。
當然,如果銷量實在不行,可能幾年都收不到那40萬。
所以,對于很多專利人來說,如果對市場前景不夠明確,很可能干脆拿一筆整錢就算了。
也就江寒才有這個底氣,愿意“豪賭”一把。
其實,江寒的選擇,也是夏如虹所期望的。
這樣一來,就等于把雙方的利益,捆綁到了一起。
風險分擔、利益共享,對于生產方來說,還是這樣更穩一些。
同時也不必怎么擔心一些問題。
比如專利所有人在后續生產中,做技術指導的時候,出工不出力之類的情況。
敲定了細節后,兩人就準備正式簽合同。
夏如虹笑問:“是否需要找個專業的律師起草合同?或者找第三方機構,做個見證什么的?”
江寒也笑著反問:“您來之前,不會沒有準備吧?不如先把您擬定的合同,拿給我看看。”
找專業律師當然可以,不過費用是個問題。
何況,專利授權合同而已,自己又不是看不懂。
多加小心一點,別掉進文字陷阱就行了。
夏如虹展顏一笑:“跟你談生意,還真是省心。”
說完從手包里掏出兩份合同,將其中一份遞給了江寒。
江寒細細看了起來。
其中許多條款,都是商業領域里常見的做法,對他來說,基本都不陌生。
這份合同措辭相當嚴謹,并沒有什么模棱兩可的地方,所以看起來還算輕松。
對于一些細節,江寒如果有疑義,就當場提出,并沒有不懂裝懂。
夏如虹也相當有耐心,解釋得清清楚楚。
說實話,這筆生意對她來說,分量并不是那么重。
說不值一提可能有點過分,但……中等意思吧。
隨便派個副手或者經理人就足夠了。
但夏如虹百忙之中,還是抽出時間,親自前來,也算給足了江寒面子。
當然,也是為了滿足她自己的一點好奇心。
畢竟像江寒這樣的高中生,在松江這樣的八線城市,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出現一個。
夏雨菲一直待在一邊,默默看著江寒和媽媽討價還價。
她始終笑瞇瞇的,一言不發,但心中對江寒卻有點小佩服。
十萬不算特別多,但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何況后續分成到底有多少,現在還不好說,沒準有好幾個十萬塊也說不定……
她自己一個月的零花錢,也才幾千塊。
夏如虹雖然有錢,但并不會特別嬌慣她。
眼看這筆生意就要談成,這樣一來,豈不是說……
可以預見,用不了一年半載,江寒的身家就會突破百萬。
尤其是在談判的過程中,江寒始終不卑不亢,面不改色地討價還價。
十萬、五十萬、一百萬,似乎只是一些數字,并不怎么放在眼中的樣子。
這種舉重若輕的心態,到底是怎么煉成的?
夏雨菲不得而知,但結論似乎只能是……
江寒,他真的見過錢。
但這又和他的家庭出身有點矛盾……
夏雨菲對江寒越來越好奇了。
江寒將合同看完,又提出了幾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