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插科打諢,把話題岔了開去,之后就又回歸到網絡里。
登錄云音樂后臺查看了一下,發現《泡沫》的下載次數已經超過了10萬。
這就有點讓人驚嘆了。
這才上傳幾天啊?居然就有了這種成績。
只能說夏雨菲厲害,臉都不用露,只靠歌喉就征服了無數聽眾……
當然,歌曲本身的質量,也功不可沒。
此外,《琵琶行》的付費下載次數,也大幅提高了。
這就比較讓人開心了。
江寒分析了一下,覺得應該是《泡沫》的功勞。
很多人聽過《泡沫》,一旦合了口味,多半會去搜索一下歌手的信息。
到底是誰,什么來歷,唱過什么歌……
然后他們就會發現,根本找不到一丁點有效的信息。
這位藝名叫“晴天”的女孩子,就是個新手,而且還沒進行過任何宣傳,接近冷藏狀態。
她的作品也少得可憐,除了在《琵琶行》里唱過兩段戲腔之外,就只有《泡沫》這么一首單曲。
這樣一來,《琵琶行》就成了唯一的引流渠道。
所以,歌迷們紛紛試聽、下載,也不是什么難以理解的事。
《琵琶行》到目前為止,總共被下載了3.2萬次。
分成后,到手也許能有3000。
好像有點少,但其實還可以。
下載次數3萬多,毛銷售頂天10000。
平臺方也要賺錢,還要扣除運營費、各種稅……
分到音樂制作人手里,能有3000都很Happy了。
事實上,用戶下載1首歌時,只有真正付出了RMB,制作人才可以分到錢。
而這種“優質”用戶,在總下載量中,占比通常不到10%。
很多平臺為了推廣,會經常進行各種優惠活動,用戶只需要付出微不足道的一點錢,就能下載大量歌曲。
這樣產生的下載量,看起來數字很嚇人,但其實不值錢。
平臺當然不會為這部分用戶買單,也買不起。
類比一下,用贈幣看,作者也分不到錢,和這個情況其實差不太多……
事實上,這個時候的音樂平臺,版權運作還很不規范。
絕大多數音樂人,都無法通過網絡點播、下載賺到錢。
很多平臺,甚至都不支持普通音樂人發布收費作品。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夏如冰幫忙,江寒很可能賺不到這筆錢。
頂多小紅一把,成為這個年代里,眾多曇花一現的網絡歌手中的一員……
對于普通音樂人來說,絕大多數的點播和下載,其實都不能帶來多少直接的收益。
真正有用的,是因此而帶來的名氣。
有了名氣,就可以讓歌手在商業演出中,獲得更高的出場費,或者門票分成。
夏雨菲的單曲《泡沫》,已經可以確定、肯定以及一定火了。
只用了兩天功夫,播放次數就達到了百萬級,下載次數則突破了10萬。
可以預見,這首歌一定會越來越火,很快就會席卷全網。
但其實,不管賣出去多少,都沒江寒的份兒。
這就是詞曲作者的悲哀。
現在在原創音樂領域,通行的規則還是買斷制。
多少就這么些。
至于讓創作者也參與銷售、商演分成,早就有人這么倡議了,但由于種種原因,始終沒能實行。
所以,江寒在這兩首歌里,能看得見的收入,就是1萬3千元。
當然,《泡沫》的成績如此喜人,《琵琶行》也不算很差,那么他以后再賣歌,就不可能這么便宜了。
一首歌5000、8000肯定擋不住了,怎么也得翻幾個跟頭再說……
江寒算了算收入,覺得遠遠比不上P站,也就沒怎么放在心上。
反正將來他也不指著抄歌兒吃飯……
關掉云音樂后臺,又去IOS商店看了一眼。
三款小游戲的下載量穩定上升,且增幅走勢很好。
看來已經開始有口碑效應了。
《水果忍者》下載數9萬多;《天天酷跑》6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