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能用無線鍵盤,輸入字符命令,運行智能安裝向導;
現在又能在虛擬空間里,接收到外界的廣播……
這似乎都在說明同一件事:這個空間并非不允許任何物質進出。
畢竟電磁波也可以算是一種物質。
這就有點意思了。
不過,剛才實驗的結果,只驗證了單向接收。
至于是否能從這里,把電磁波發送出去,最好還是再做個實驗,測試一下。
江寒稍微籌劃了一下,就決定做個無線電發射器出來。
做完之后就回到外面,看看能否收到在這個空間里發射的信號。
如果可以的話,將來就可以好好利用一下了。
無線電發射裝置實現起來也挺簡單。
江寒退出虛擬空間,很快就在網上找來一個可行的方案。
然后再次進入虛擬空間,購買需要的元件。
1兆赫的晶體振蕩器、1000歐姆到8歐姆的音頻變壓器,以及一些輔助元件。
接下來,組裝。
振蕩器有4個引線,這個設計只用到其中的3個。
當電源接到其中的2個引線上時,第3個引線上的電壓,就會在0V和5V之間跳動,其振蕩頻率可高達百萬次/秒。
音頻變壓器的作用只有一個,那就是調幅,通過改變無線電波的波長,以匹配所需的聲強。
變壓器一邊有2根引線,一邊有3跟引線。
2根引線是低阻抗側,3根是高阻抗側。
高阻抗一側,中間那根引線放棄不用,另外兩根做為信號輸入端。
低阻抗側要與振蕩器串聯,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江寒將低阻抗側的兩根引線,一根連到振蕩器上,另一根連到了電源的正極。
而電源的負極則與振蕩器的另一端連接,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串聯電路。
振蕩器的第三根引線,本來應該連接天線的。
江寒計算了一下,覺得沒有天地線,應該也沒什么大問題,于是暫時先跳過。
由于天線和地線都沒連,發射器的信號只能發射出10多米。
但現在只是為了驗證猜想,索性一切從簡。
反正發射器只要可以工作就好,信號效果好賴和傳輸距離遠近,并沒有什么大關系。
當然,如果初次實驗失敗,那就只能連上天地線后,再試一次,看能否改善了。
這樣的組裝方式,要求信號源必須能夠驅動重負荷,比如一個8歐姆的揚聲器。
如果想用較弱的信號源,比如一般的MP3播放器,就必須顛倒變壓器,使高阻抗側與振蕩器串聯。
無線電發射裝置組裝完畢,就可以開始測試了。
由于虛擬空間里沒有合適的聲源,江寒打開剛才組裝的收音機,調整到FM94.6兆赫,開始收聽。
然后從收音機上引出兩根線,連接到了無線電發射器的輸入端上。
無線電發射裝置也連接好了電源,并將電源調整到9V的檔位上。
隨著開關被閉合,無線電發射器就開始工作,將收音機里的節目,以1000兆赫茲的頻率轉播了出去。
隨后,江寒退出了虛擬空間。
去李亞男的床頭一翻,就找到了他學英語用的復讀機。
打開復讀機,切換到FM收音模式,然后慢慢調整頻率。
很快他就收到了FM94.6兆赫電臺。
節目里正在播出的,是一首流行歌曲。
江寒繼續調節頻率,迅速來到1000千赫的檔位。
復讀機里滋啦了幾聲后,就出現了剛才在FM94.6兆赫收聽到的那首歌。
而且曲調銜接得很好。
所以……
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