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不可能的,他還有點事要處理。
先進入震驚商城,將所有震驚點和羨慕點,全都換成了購買點。
攢了這么久,購買點數已經突破了200點。
然后設定篩選條件,列出所有價格大于10個購買點,小于等于200點的商品。
計數器顯示,符合條件的記錄總共有10多萬條。
沒錯,震驚商城里,商品的種類就是這么的豐富。
不過,并不是說有購買點就能想買啥買啥。
很多商品還有學力等級的要求。
比如,要想購買“VR游戲倉”的設計圖,不但要消耗670萬購買點,還需要擁有“學習之王”稱號。
而《戴森球設計指南》則需要“學習之神”的最高榮譽,外加2.1億購買點!
根據商城里商品的標簽,學力等級分為七個大臺階。
學生、學者、大學者、學霸(學之霸者)、學王(學習之王)、學圣(學之圣者)、學神(學習之神)。
學生階段,根據學習能力的強弱,又能分為一至九段。
學之力9段之后,考核合格,才能升級為學者;
學者9級后,發表的論文數達到要求,才能升級為大學者;
……
以此類推,跟網游升級、轉職差不了太多。
江寒看了看自己當前的等級,忍不住嘆了口氣:“才學之力三段,任重而道遠啊……”
可惜當初那份向導的“遺書”里,對于“學力等級”的事情,介紹得也不夠詳細。
所以,他對于如何提升學之力,直到現在也所知不多。
刷震驚點、獲得學以致用積分、寫論文、獲得學科經驗值,這些行為好像都有點效果。
就是不知道到底哪個才是關鍵?
反正自從激活了系統以后,不知不覺地,就從學之力一段升級到了三段。
江寒調整了一下篩選條件,將所有學力要求超過自己等級的物品全都過濾掉。
這樣,就只剩下了812種。
有圖紙,有論文,也有技術書等。
隨后,江寒開始一樣樣瀏覽。
花了十幾分鐘時,粗略翻找了一遍后,終于找到了幾樣符合要求的。
隨后,仔細斟酌了一番,花費100個購買點,買下了其中一個:《數字混淆加密(簡易版)》。
這份文獻將“軟件混淆”技術,從理論到實現全都分析得明明白白。
根據這份文獻中的算法,很容易就可以編程實現,將其運用到軟件保護領域。
這項技術中用到了許多先進的數學思想。
雖然標稱是簡易版,但其算法仍然復雜得不可思議。
江寒估計以當前超算的能力,很可能數百年也破譯不了。
這正是他需要的東西,100萬震驚點花得絕對不虧。
一來可以自己用,保護自己的軟件作品。
二來,也可以將這個技術找個頂刊發出去,賺一筆學術點。
三來,還可以申請專利,將來光是授權費,就能數錢數到手抽筋……
搞定這件事之后,江寒就進入了虛擬空間。
他已經決定,從今天開始,每天晚上睡覺前,都堅持刷半個小時的積分。
當然,是外界時間的半小時。
而在虛擬空間里,足足可以完成4、5小時的工作量!
這意味著,只需要再過3天,就能攢夠充足的積分。
屆時,“手搓晶體管計算機”的大項目,也就可以正式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