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這個車庫是你家的?”江寒問。
“對啊……進屋坐會兒?”張大麻子熱情地招呼著,“我姓張,你叫我老張或者張大麻子就行……”
江寒搖頭:“下次吧,我著急回去。”
又說了幾句后,江寒就和張大麻子告別。
為什么這么不給面子?
張大麻子身后的車庫里,隱隱傳來“吃”、“杠”、“碰”的聲音……
可能是個棋牌室,江寒對這個一向敬而遠之。
以后自己和這位鄰居,維持表面上的禮貌即可,無需深交。
走出小區,再次打車回學校。
由于是上課時間,室友們都不在,寢室里十分清凈,
江寒抓緊時間,把準備好的8篇“感知機”應用方面的論文,重新整理一遍,然后一一投遞了出去。
這些論文水分十分大,稍微有點檔次的刊物,就不一定看得上。
所以江寒選擇投稿期刊的時候,只看過稿率和審稿速度,什么期刊知名度、影響因子之類的一概不管。
反正即使發表在最爛的SCI上,也至少獎勵一個學術點。
最后江寒把其中5篇投向了國內的SCI期刊,另外3篇則投向了國外邊角小刊物,以往聽都沒聽說過的那種。
只要耐心等上個把月,這8篇論文中的大多數,都應該能得到反饋了。
能過稿幾篇不好說,但即使8篇全部順利登刊,也不過才8個學術點。
距離償清14點的欠款,差得還有點遠。
所以接下來還得多水一些論文。
江寒將下一階段的研究課題,列了一張表格。
打算在接下來一段時間里,全力以赴,逐一攻克。
這些課題包括:“自組織神經網絡”(SOM)、Adaline網絡(AdaptiveLinearNeuron)、最小均方濾波器(LMS)、Hopfield神經網絡、二進制聯想網絡學習矩陣……
林林總總十幾項,都是在另一個世界,曾經出現過的理論。
當然,并不是每一樣東西,都具有實踐上的價值。
其中相當一部分,很可能只會曇花一現,成為其他理論的墊腳石。
但江寒只想要學術點,其他的東西根本無所謂。
所以,哪怕明知道這些東西價值不大,即使發表了,也可能很快就會被淘汰,還是決定花費一定的時間,去好好研究一下。
畢竟這些東西理論基礎比較完備,研究起來比較有可操作性。
不像有些先進技術,存在著相當嚴重的代差問題。
比如支持向量機(SVM)、流形學習等等,雖然很好很強大,但以目前的理論基礎和數學能力,根本就弄不出來……
科研就是這樣,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報,也不是所有的成果都有價值。
但哪怕是錯誤的路線,也需要有人去排除……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理論,將會對“人工神經網絡”的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比如反向傳播技術(BP)……
等到BP技術橫空出世,整個“人工神經網絡”的大廈,就徹底完成了奠基工作。
從那之后,機器學習各條路線的“武林爭霸”中,“人工神經網絡”就會正式粉墨登場,然后異軍突起,直至一騎絕塵……
江寒搞定以上工作后不久,室友們也放學了,大家一起去食堂,吃了頓晚餐。
再次回到寢室后。
考慮到室友需要休息,江寒也不想閑聊分心,于是帶上筆記本和參考書等出門。
先找個清靜的地方,暫時住幾天,等車庫弄好了再搬進去。
什么地方比較清靜呢?
江寒馬上就想到了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