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如虹默默思索了一會兒,心中忽然一動:“要不……明天你們簽合同的時候,我去給你站站場吧。”
江寒有點意外,但馬上欣然一笑:“那可太感謝阿姨了,不會因此而耽誤了您自己的事情吧?”
夏如虹微微一笑:“不要緊,正好順便認識一下遠道而來的貴客們,沒準以后還能有跟他們合作的機會呢。”
接下來,三人又聊了一會兒家長里短。
時間大約9點半,大家互道晚安后,各回各屋。
江寒洗漱完畢,回到自己房間。
倚著床頭坐好,將筆記本電腦打開,放在膝蓋上。
先看一下郵箱。
才兩天沒看,就多出了一大堆垃圾郵件,沒說的,全都移動到垃圾箱。
還剩下10來封是有用的,江寒點開逐一瀏覽了一遍。
其中3封郵件,是論文沒有通過初審,期刊出版社發來的退稿通知。
還有兩封通知他,論文通過了初審,已經進入了“復審”階段。
前幾天,江寒一共投出了8篇“感知機”應用方向的論文,現在其中5篇已經得到了初審的結果。
江寒本來也沒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百發百中?
那是在夢中。
所以雖然被退回了3篇,也并沒有什么失望之類的情緒。
江寒想了想,找出那3篇論文的原稿,細心地檢查了一遍,然后……
操作開始:
先把從A期刊退回的論文,投給B期刊;
再把原本投給B期刊的,轉發給C;
而C退回來的,則投給了A……
這么一番操作,3篇論文就重新有了去處。
江寒十分肯定,論文本身并沒有什么大問題。
初審都通過不了,很可能只是缺了點運氣。
初審編輯的眼緣很重要。
除非是著名學者的來稿,或者業內大拿的佳作,又或者極度缺乏稿件……
否則錄不錄用,幾乎一言而決。
尤其是這種學術價值不算高,可發可不發的水貨論文。
另外3篇暫時還沒有消息,可能期刊編輯部那邊,還需要一點時間處理。
令他比較掛懷的,是那兩篇關于“多層感知機”的論文,至今沒有收到任何反饋。
至于剛投出沒幾天的《自組織神經網絡》和《馬爾可夫隨機場》,估計還沒有輪到初審。
然后,就是最讓人高興的事情了。
有幾封郵件通知他:《論如何高效判定數據是否線性可分》已經通過了“初審”和“同行評審”等環節,確定被錄用,并被安排在12月登刊。
江寒看了下最后一封郵件的時間,正是在今天上午。
立即閉上眼睛,調出了系統UI。
果然,原本的【學術點:-14】,已經發生了變化。
【學術點:-14,1】!
其中-14是紅色,而后面的1則是灰色。
很好,又1個學術點即將到手。
江寒又登錄了另一個郵箱賬號。
這是特地給小號“Dr.X”申請的新郵箱。
打開一看,里面除了垃圾郵件,居然有幾封來自AMC編輯部的Email。
內容是通知他,《論感知機的局限——異或問題的無解》已經通過了各個環節的審核,【ReviewCplete】了。
又是個好消息。
也不知道用小號發表的論文,能否得到學術點獎勵?
應該問題不大。
都是自己寫的,就是名字不一樣而已。
但學術點沒到手之前,也不敢確定。
到目前為止,江寒的手里只剩下《萬能逼近定理》還沒投出了。
江寒想了想,打開了“arxiv.”網站。
這個預印本網站,用于發布尚未正式發表的論文。
只要期刊沒有特別的政策,一般都是允許論文在發表之前,先掛在預印本網站上的。
一般來說,這樣做并不會影響投稿成功率。
甚至有些期刊,對掛過預印本的論文,還會優先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