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騙術的背后,都有脈絡可循。
曾經有過一種短信詐騙,有人會在世界杯期間,收到關于比賽勝負的預測。
一開始可能還將信將疑,然后就會很驚奇地發現,接下來每一場比賽的結果,對方都能做出正確無誤的預測。
很自然的,有的人難免就會產生一點后悔之類的情緒。
比如,要是按照短信上的指點,去買點體育彩票什么的,豈不是發財了?
對方的免費預測,一般會持續好幾天,每一次都能準確預測。
然后在某一天,短信的內容就會變成,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才能獲取下一次預測。
如果不細心想一想,可能就會把血汗錢交出去了……
現在問題來了:對方是否真有什么特別的手段,能提前預測出比賽的勝負呢?
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
其實這只是利用了信息不對稱和一點概率學知識罷了。
舉例來說,騙子可以群發1萬條或者更多短信,一半預測A隊贏,一半預測B隊贏。
當這場比賽結束后,總會有一半成功命中。
隨后將命中的那一半里,再平均分成兩份,一半預測A隊贏,一半預測B隊贏……
每一場都如此處理,這樣一來,對于一小部分人來說,就會驚奇地發現,每一場比賽的結果,都被準確無誤地預言出來了。
套用到眼前這件事情上,道理差不多。
對方可以聯系大量投稿者,然后什么都不用做。
過了一段時間后,總有人成功發表,有人慘遭退稿。
到時候,他們只需要告訴那些發表了的人,說這是我們運作的成果,然后就可以坐家收錢了。
不給?
電話錄音在手,只要用“學術聲譽”來威脅,總會有人選擇破財消災……
然而,這種簡單的伎倆,江寒怎么可能上當?
但說實話,對于那個氪金變強的可能性,他還真的有點心動。
只是這種主動打來的電話,一百個里就有一百個是騙子,萬萬信不得。
這就有點不好辦了。
江寒對于投機取巧,并沒有太大的心里障礙。
可是,就算他想買論文,也沒有妥當的渠道。
除非與對方打過交道,已經建立起了最起碼的信任,否則……
然而,這樣的人,去哪找?
別說,還真有這么一個人。
江寒一下子想起了郭強。
那家伙敢在省會城市里,開辦那種事務所,門路肯定比一般人廣。
所以,為什么不試試呢?
萬一真的辦成了……
只要能弄到學術點,咱也不差那點小錢!
而且,即使沒有這件事,也該跟對方聯系一下了。
《數字混淆加密》的第二部分,既然已經悟透了,那么第一部分的相關內容,也是時候公開出去,套取一點學術點了。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最簡單的做法,自然是申請專利了,這樣做并不會影響論文的新穎性。
從發起申專利公開,中間有一段不短的時間,完全可以在這個時間里,將論文投稿出去。
江寒想到這里,當即就給郭強打了個電話。
“嘟、嘟、嘟……”
足足等了40來秒,還沒人接聽。
江寒正打算掛斷電話,明天白天再聯系,就在這時,電話忽然接通了。
“喂?”郭強的聲音從聽筒中傳出。
“郭先生,您好。”江寒寒暄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