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江寒的傳說,不脛而走。
很多人剛聽說的時候,都感到有些難以置信。
甚至有人忍不住會想:這年頭還有這種傻子?
當然,這只是一種本能的念頭。
只要理智地思考一下,就不難猜到其中必有緣故。
真要是傻子,能讓那么多名校搶著招收?
所以……會做出這種選擇,肯定是有著充足的理由。
但如論如何,大家對江寒這種做法,都表示很難心平氣和地接受。
那些世界名校的Offer,多么珍貴?
隨便拿到一個,只怕都能樂壞很多人。
而江寒卻有一大堆候選項,想去哪個就去哪個!
只可惜,那個幸運的家伙,卻一點都不知道珍惜……
此時的學術界,也突然之間風起云涌。
凡是搞機器學習的人,多多少少都聽說了“人工神經網絡”這么一個東西。
而“JiangHan”這個名字,也幾乎在一夜之間,就響徹了整個江湖,成了機器學習和加解密領域里,最受矚目的新星沒有之一。
無數人到處翻期刊、論文集,企圖找到更多資料。
但可惜的是,大家目前唯一能看到的,只有那篇《感知機:大腦存儲和組織信息的概率模型》。
各大學術期刊編輯部反應稍微慢了一點,但最遲在第二天、第三天,該了解的情況,差不多也都了解到了。
于是,大家不約而同地,開始翻箱倒柜,到處查找關于“人工神經網絡”的線索。
之所以會這么做……
很簡單,萬一誰收到過JiangHan的投稿,卻因為審核流程中的某些“失誤”,而有所遺漏,豈不令人可惜?
ISJ(IMAGINGSCEJOURNAL)編輯部。
“哈,找到了,我果然沒記錯,上個月就收到了JiangHan的投稿。”
“唔,得趕緊安排人審核,沒啥大問題的話,就趕緊進入同行評議程序。
一定要搶在別的刊物之前,搶先發表關于人工神經網絡的文章。
這對提升我們刊物的檔次,增加影響因子,沒準會有不小的作用。”
“沒錯,就算沒什么好處,也絕對不會有什么壞處,不是嗎?”
……
ICV(IETPUTERVISION)雜志社。
“什么,這么新穎的論文,居然整整積壓了一個月,而沒有進入審核程序?這簡直是暴殄天物,趕緊安排上!”
“初審很容易,我加個班就可以了,可是,找誰來進行同行評議呢?”
“隨便啊,昨天賓格先生不是還打電話來,申請審核人工神經網絡方面的論文么?給他電郵過去唄。”
“可是,至少需要三個人,同步進行審核……”
“蠢貨,我們在普林斯頓,不是還有幾個特約審稿人嗎?問問他們有沒有空。”
“那幾個大佬,只怕不容易請動吧?”
“不試試怎么知道?趕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