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一號”很快又鎖定了一個目標,但這次距離較遠,大大超過了機關槍的射程。
在程序的控制下,“戰神一號”啟用了另一套戰斗邏輯,沒有直接沖過去,而是先嘗試用球形炮彈,展開超遠程打擊。
炮臺安裝在戰神一號的頂部,內部有一根強力彈簧,上面連著一根撞針。
發射炮彈的時候,彈簧被壓縮,牽動撞針后退,彈倉中的彈丸就會自動滾落進來。
當彈簧彈起,撞針擊出,橡膠炮彈就被投擲了出去。
江寒只聽見“啪”的一聲,就見一顆炮彈沖出了炮膛,沿著一條優美的拋物線軌跡,惡狠狠地砸向敵機。
只可惜,這發炮彈并沒有命中目標,而是落在了目標后方。
接下來,“戰神一號”調整著自己的位置和角度,又發射了四發炮彈,才終于命中了一次目標。
根據設定,這種炮彈的威力是很大的,只要命中一次,就可以帶走對方一半以上的血量。
只是命中率有點堪憂。
這也是難免的,距離這么遠,模具的精度又不足,打不中也很正常。
靳雪雯卻很開心:“今天運氣還不錯,只用了5發炮彈就打中了一次。”
江寒頓時無言以對。
也就是說,即使是20%的命中率,也屬于超常發揮了……
他琢磨了一下,從地上撿起一個標靶,問:“有繩子嗎?”
靳雪雯在書包里翻了翻,掏出一卷網線:“這個可以嗎?”
江寒點了點頭:“可以。”
拿到網線后,他先用網線穿過標靶,將其固定在中間,并在兩端各留出兩米左右。
靳雪雯若有所悟:“江寒哥哥,你想測試一下移動靶?”
江寒點了點頭,笑著說:“沒錯。”
真正的比賽中,敵人不可能老老實實挨打,肯定會移動、反擊的嘛。
接下來,他將移動靶放在地上,大約距離“戰神一號”五米多遠,然后和靳雪雯分別扯著網線的一端。
當“戰神一號”鎖定了這個標靶的時候,兩人就來回拉扯網線,標靶也就隨之前后左右移動了起來。
“戰神一號”不斷調整著槍管的方向,追擊著移動中的標靶,但卻始終沒有命中。
絕大多數子彈都落在了標靶身后,這意味著瞄準位置相當滯后。
江寒思索了一下:“小蚊子,你的主控程序里,沒有做運動預測嗎?”
機器人從傳感器中讀取到反饋數據,然后經過計算,做出相應的決策,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而敵人卻不會停留在原地。
所以在射擊的時候,必須打好提前量,不然瞄得再怎么精準,也只能擊中敵人的“殘影”……
靳雪雯搖了搖頭:“江寒哥哥,咱們把標靶挪近一些,你再看看。”
江寒依言照辦。
這一次情況反了過來,“戰神一號”射出去的子彈,十有**都打早了,落在了標靶運動方向的前頭。
這樣江寒就明白了:“你做了運動預測,但算法似乎有點問題,所以距離遠了不行,太近了也有問題。”
靳雪雯點了點頭:“算法我已經調整過很多次了,可惜效果始終不太好,這是因為超聲傳感器不夠靈敏……”
由于比賽使用的機器人,是主辦方提供的指定型號的套裝。
這是一款中端產品,提供的傳感器等元器件,靈敏度一般。
比如想要判斷敵機的距離和位置,可以使用超聲傳感器進行回聲定位。
可是,套裝中提供的超聲傳感器,精度比較有限,想要同時對距離和方向,都做出足夠精準的判斷,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不僅僅“戰神一號”存在這個問題,估計絕大多數參賽選手,都在為此而頭疼。
但這是硬件本身的局限,哪有那么容易解決?
靳雪雯玩這個都半年多了,也沒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江寒沉吟了一會兒,將“戰神一號”從地上拾了起來。
正打算仔細研究一下,手機忽然響了起來,掏出來一看,卻是夏雨菲打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