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步其實挺費勁的。
按鈕實在太迷你了,焊點稍微大一些,就可能會影響到打印筆的工作。
好在江寒玩了這么久的電烙鐵,手法已經非常熟練了,很快他就出色地完成了這一步。
而且焊點又小又牢固,跟小米粒差不多。
靳雪雯看得眼神都直了:“江寒哥哥,你的技術666啊!”
對于動手能力嚴重不足的她來說,這樣的焊接技術,已經稱得上神乎其技了……
江寒為了保險起見,還用熱熔膠輔助固定了一下,然后又將打印筆組裝了回去。
當然,在安裝后蓋的時候,他還在上面開了個小洞,把連到擠壓按鈕上的導線引了出來。
組裝完成后,江寒又做了個開關電路,以便讓Arduino可以正確地控制“正擠壓”按鈕。
這個電路的核心是晶體管,負責電子信號的放大和開關。
晶體管上有3個引腳,分為基座、集電器和發射器三種功能。
在每個型號的晶體管,對于引腳的功能,都有自己的定義。
江寒先百度了一下,找到了這種晶體管的資料,明確了三個引腳的功能。
然后將打印筆中引出來的線,一根連到集電器上,另一根連到發射器上。
接下來,將Arduino的地線接到集電器上,將12號引腳連到基座上。
現在只差一步,只要在Arduino12號引腳和基座間,再加上一個電阻器,開關電路就完成了。
但這個電阻的選擇,其實是很有講究的,阻值不對的話,3D打印筆就無法正常運行。
江寒先試著連上去一個1kΩ的電阻,然后把Arduino關掉,只打開打印筆。
接下來,臨時用線將基座和Arduino的地線接口連起來,然后觀察了一下,發現打印筆開關處于接通狀態。
這說明電阻的阻值過低了。
江寒又換成了2kΩ的電阻,結果還是不行,一直換到10kΩ,打印筆的開關依然是打開的狀態。
江寒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換了個100kΩ的上去,這次開關總算不再自動打開了。
這樣就知道了連接地線時需要的電阻上限。
接下來,還要給Arduino通電,找出正常工作時的恰當阻值。
江寒將那個100kΩ的電阻連到了Arduino的5V接口上,然后讓Arduino開機。
結果不出所料,開關沒有開啟,這說明電阻有點高了。
接下來,只需要一步步地減小電阻就行了。
江寒一個個電阻換下去,80kΩ、60kΩ、40kΩ……
一直換到30kΩ的電阻,開關依舊沒能打開,只好繼續降低電阻。
一直降到21kΩ,打印筆的開關才成功開啟了。
合適的電阻找到了之后,江寒就用熱熔膠把打印筆固定到了Z軸上,然后組裝了起來。
到這里,3D打印機的硬件部分就算初步完成了。
接下來是軟件。
驅動比較好辦,網上有的是。
控制數控機床的驅動程序,使用的編程語言叫做G-Code。
但Arduino性能有限,要想使用G-Code,需要根據ArduinoUno的型號,下載對應的專用GRBLHex文檔。
完成了這一步之后,江寒還下載了XLRBL控制器。
然后將Arduino連到了筆記本電腦上,并利用Xloader軟件,將GRBLHex上傳到了Arduino中。
一切準備就緒。
接下來,打開GRBL控制器,選擇連接了Arduino的接口,點擊“打開”,在打印機和電腦之間建立起連接。
隨后,江寒通電測試了一下。
這次運氣還算不錯,3D打印機的3根控制軸,都能在程序的控制下運動。
這說明電路部分基本沒什么問題。
但很快他就發現,X軸和Z軸的工作還算正常,可Y軸的動作方向,卻和命令方向恰好相反。
讓它往前,它就后退,讓他后退,它又往前!
對于這種牽著不走、趕著倒退的……
好吧,這其實就是一個小問題。
江寒在GRBL控制器的工具選項中,修改了一下方向設定,這樣Y軸的工作就恢復正常了。
然后又在打印筆的控制選項中,把“啟動主軸”也勾選了一下。
這樣就可以讓Arduino控制打印筆開關,實現全自動打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