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里原來的軸承太短了,江寒想了想,就把光驅里的導軌拆了下來。
然后用砂輪切成適合的長度,再將斷口打磨光滑,焊到了轉子上。
接下來,還要改造一下定子。
首先繞線圈。
這道工序除了對動手能力有要求外,還要求精確地控制線圈的長度和匝數,多了、少了都不行。
江寒列出一堆公式,反復算了幾遍,這才確定了所需要的數據。
隨后就可以正式動手了。
他將定子的9個磁極分為三組。
先按照1-4-7的順序繞第一組,然后是第二組,第2-5-8號磁極,最后再繞3-6-9。
繞完之后,江寒又將三組線圈的“尾巴”連接在了一起。
至于3個線頭,則使其延伸出去,用一根熱縮管套了起來。
最后再在線頭上,焊一個小插頭,一個電機就處理好了。
江寒用同樣的程序,將其余三個電機也處理好,就得到了四個馬力強勁的無刷小電機。
然后取出從報廢無人機上,拆下來的一套MR1045螺旋槳,裝到小電機上,測試了一下。
測試結果表明,小電機的性能還不錯,至少比機箱的散熱風扇給力多了。
隨便算算就能發現,這個小電機擁有950KV的強悍性能。
KV值是轉速和電壓之間的比值。
意思是:每增加1伏特電壓,小電機在空轉時,每分鐘提高多少轉。
電機空載時的轉速,可以用KV值乘以電壓來計算出來。
比如江寒改造出來的這個小電機,在10伏電壓下,轉速可以達到每分鐘9500轉!
小電機弄妥之后,接下來還要解決供電問題。
根據計算,改造后的小電機,需要搭配2S的電池和10A的電調,才能更好的工作。
電調的全稱是電子調速器,功能很簡單,就是根據控制信號,調節電動機的轉速。
每個無刷電機需要一個配套的電調,所以需要四個一模一樣的10A電調。
好在江寒早有準備,購買了各種規格的電調,用到的時候,只需要選擇恰當的型號,連到電機上就行。
至于電池……就只能繼續DIY了。
鋰電改造起來不算很難,很多手機店都提供此類服務。
當然,江寒并沒有去費那個勁。
現在是信息時代,網上什么資料找不到?
只要有原料,照著教學視頻做一個電池組,又有什么困難的了?
當然,電池的電壓、容量和放電倍數(C數),這三個參數必須符合設計需求才行。
江寒加工出兩套2S電池組后,使用熱熔膠,將其粘在了機身主體結構的光盤。
隨后又將4個小電機,分別粘在了4個冰紅茶瓶蓋上,并裝上螺旋槳。
接下來,將電調固定在機身上,然后把電調的電源輸入端和電池相連。
電調還有一根PWM信號線,連接到主板上的對應端口上就行。
最后是輸出端,一共有3根線,分別和小電機的3根線頭連接。
連好之后,江寒測試了一下。
結果發現,其中一個螺旋槳的旋轉的方向,和其他三個不一樣。
這個問題容易解決,只要將電調輸出端的三根線,交換一下次序,重新連到那個小電機上就行。
經過調試,四個螺旋槳終于都能正常工作了。
最后,江寒又將主板固定在了光盤上粘著的小海綿上。
到這里,無人機就基本上大功告成。
由于使用了商用無人機的飛控芯片,這樣一來,就省了很多事。
否則還得自己編寫個飛控程序……
接下來,江寒又拿出配套的遙控器,按照網上的教程,進行了一下對頻操作。
一切弄好之后,終于可以試飛了。
江寒拉動了一下操縱桿,四個螺旋槳倏然旋轉起來。
很快,小飛機飛了起來,然后……
然后就一頭撞到了桌子上!
江寒連忙跑過去,撿了起來,細心地檢查了一下。
夏雨菲忍俊不禁:“你這個小飛機丑是丑了點,沒想到居然真的能飛呢!”
江寒:“……”
這有什么好意外的?
本來就是很簡單的結構,還用了那么多現成的組件,不能飛才是怪事吧?
至于飛得好不好,那就得看細節到不到位了……
江寒琢磨了一下,感覺飛機本身應該沒有什么大問題。
只是自己玩航模的經驗不夠豐富,操作太爛了。
得找個寬敞點的地方才行,否則根本玩不開。